古代帝王的美食有哪些呢?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20-02-26 09:38 回復:0 關注量:579

       現代,很多天子吃遍大江南北,吃遍了粗茶淡飯、珍羞好菜,卻總會對一兩種食品歷歷在目、鐘情畢生?,F在,當我們數到“美食家天子”時,一定會開始想到他們,由于他們對食品的固執,不亞于對至愛之人的留戀。

       今日,就跟著小編的程序,一同來看看發生在現代帝王身上的美食傳奇故事。

楚霸王和燒雜燴

       聽說,楚霸王項羽素性有兩大特性:一是室無二妻,畢生與虞姬為伴;二是每頓飯菜必無二樣。由于這第二個特性,讓他部下的廚子傷透了頭腦。為了讓馳騁疆場、鞍馬安逸的大王有個健壯的身材,廚子們冥思苦想。此中,就有一個小廚子想出個方法,將一些雞、魚肉等放入一鍋,經心烹制后,端到大王眼前。以為會挨大王一頓猛揍,但不曾想,項羽吃了第一口,胃口就被吊了起來,一大碗雜燴項刻吃了個精光,并且指示廚師,此后為了節省時間,菜就這么燒。

       今后,部下廚師悉聽尊命,每菜必是雜燴。為了使雜燴不致太單調,廚師們費盡心機改良配料,只管讓雜燴燒得花樣翻新。


做法

實在,燒雜燴的做法最簡單了,只需將一些本人喜好吃的且滋味大抵相佐的菜肴一并相烹,同時調以各類佐料便可。

上面引薦一款罕見的燒雜燴的做法:

1.蘿卜去皮煮熟,切成薄片;

2.蘿卜片加雞蛋、豆粉、面粉和勻;

3.下油鍋炸黃撈起,以代酥肉;

4.豆腐搗爛,加豆粉、雞蛋和味精攪拌平均;

5.豆腐做成丸子,用油炸黃,以代肉丸;

6.木耳、金針菜用水浸發洗凈;

7.素雞、豆腐皮、芋頭,洗凈切片;

8.將菜用沸水煳熟,放在碟內作底,再將酥肉,肉丸裝入菜碟內;

9.然后將一切調料下鍋,煮至入味時便可掏出放在菜碟。


曹操和曹操雞

       曹操雞,也稱為“清閑雞”,始創于三國期間,為安徽省合肥市漢族傳統名菜。

聽說,三國期間,曹操屯兵廬州清閑津時,因軍政事件忙碌,操勞過度,臥床不起。醫治過程當中,廚師按大夫吩咐在雞內增加中藥,烹制成藥膳雞。曹操食后病情日益惡化,后常要吃這類藥膳雞。厥后,這道菜傳播開來,被人們稱為“曹操雞”。


做法

       取一千克左近的母雞,洗凈去內臟后掛陰涼處風干,抹上蜂蜜晾干后用素油炸至金黃色撈起,放入天麻、杜仲、古井貢酒、香菇、冬筍、花椒、大料、桂皮、茴香、蔥姜等18種開胃健身的輔料湯中鹵煮,再燜5小時左近即成。

朱元璋和油煎毛豆腐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幼年時,因家景貧窮,曾給財主家放牛幫工,每在白晝放牛后,三鼓就要起來與長工們一同幫磨豆腐,后因財主對他不滿意,便將他解雇回家了。朱元璋沒方法,只得和左近一座廟跟前的小托缽人們混在一同。長工們不幸他,天天從財主家偷出一些飯菜和鮮豆腐,藏在廟的攪擾草堆里,朱元璋到時就悄然取走與伙伴們分食。不久,怙恃兄接踵亡故,朱元璋更是孤無所依,便入寺當了僧人。因朱元璋最喜食豆腐,初時,長工們仍還是送來藏放草堆里。一次寺里連續幾天忙著做廟會,長工們見藏放的豆腐一成不變就沒有再送了,當廟會完畢,朱元璋記起去取豆腐,發明豆腐上已長滿了一層白毛,他將其拿回廟中,偷偷地油煎食之,以為滋味更香鮮非常。當前他就經常使用此法做豆腐吃。厥后朱元璋做了天子,油煎毛豆腐就成了御膳房必備好菜。


做法

      毛豆腐的制造步調很復雜,包含制漿、點漿、裝模定型、乳化等步調,關于很多上班族來講,最簡單疾速的方法實在就是在超市或網店里買現成的毛豆腐啦!

油煎毛豆腐的做法:

1.將每塊毛豆腐辨別切成3至4塊;

2.鍋架火上,放油燒至五六成熱,將切好的毛豆腐平放鍋內(不成相疊);

3.煎至兩面黃色,表皮起皺時,參加蔥末、姜末、醬油、鹽、糖和少量鮮湯;

4.燒開后再燒4至5分鐘,參加味精,便可盛入盤內。

食時蘸辣椒醬滋味會更好。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