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廟宇按其屬性可分為三種,即十方常住、子孫常住、子孫廟。子孫廟一般規模較小,又稱“小廟”。可以收徒弟。日常勞作不能懸掛鐘板(鐘板,常住廟宇日常活動的“號令”),一般不留十方道友常住。通常小城市和農村的廟宇大都是子孫廟,較有名的如青城山的祖師殿等。十方常住也叫十方叢林。
十方指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上、下十方位,這里衍生為“大家”、“大眾”、“全體”的意思。常住就是恒久不壞的意思^叢林是指茂密的森林,寓十方常住道眾薈萃,道脈興隆,香火鼎盛。十方叢林一般規模較大,可以留十方道友常住(也叫掛單),但不能收徒弟。叢林懸掛鐘板,日常勞作按鐘板的號令執行。
常住的最大特點就是制度嚴格,是子孫廟宇學習的典范和道眾學習的場所。如北京白云觀、沈陽太清宮、成都青羊宮、陜西周至樓觀等。子孫常住也叫子孫叢林,其性質介于子孫廟和十方叢林之間。如果子孫廟懸掛了鐘板,日常生活按鐘板的號令去#^就升格為子孫叢林,就要留十方的道友掛單,并安排其適當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