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文化
詩文
唐朝文學成就以詩歌最為發達。清人所編《全唐詩》共收錄兩千兩百多位詩人的四萬八千九百多首詩,這還不是全部。唐初詩人以“初唐四杰”最為著名(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盛唐時期詩人可分為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田園派和岑參、王昌齡為代表的邊塞派。其中集大成者為“詩仙”李白和“詩圣”杜甫最為出名。中唐時期最卓越的詩人是白居易,他的詩通俗易懂。此外還有元稹、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李賀等。晚唐詩人以李商隱和杜牧最為出眾,被稱為“小李杜”。后世宋、明、清雖仍有杰出詩人出現,但總體水平都不如唐朝詩人,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
史學
唐朝史學開創了國家正式開館修史這一風潮。貞觀年間史館奉詔所修的正史有《晉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六部。加上史家李延壽私撰的《南史》和《北史》。
繪畫
隋朝的時候,由于政教的關系,因此繪畫受到重視。隋朝繪畫仍以人物或神仙故事為主,但山水畫已發展成獨立的畫科。展子虔與董伯仁齊名。其山水畫《游春圖》,用勾勒刷法,著大青綠。空間透視安排合理,注意遠近關系和山樹人物的比例,能夠于咫尺之中,具備千里之趣。這證明了隋朝的山水畫已經徹底解決“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空間處理問題,成為卷軸山水畫興起的代表。
唐初的閻立本、閻立德兄弟擅畫人物。吳道子則有“畫圣”之稱呼。張萱和周昉以畫侍女圖為主。詩人王維擅長水墨山水畫,是南派的代表,蘇軾評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北派畫家李思訓善用青綠畫金碧山水。又有曹霸、韓干善畫馬,韓滉善畫牛,薛稷善畫鶴,邊鸞善畫孔雀等。
壁畫與雕塑
唐朝的壁畫事業特別發達。莫高窟與墓室壁畫都是傳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藝術同樣出眾。敦煌、龍門、麥積山和炳靈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時期步入全盛。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和四川樂山大佛都令人贊嘆。昭陵六駿、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楊惠之被稱為塑圣。
書法
隋朝書法巧整兼力,不離規矩。初唐大家的風范規模,在此已經初步形成。著名的書法家有丁道護、史陵與智永。墨跡則有千字文與寫經。隋代的書法以碑刻為大宗,《龍藏寺碑》、《啟法寺碑》、《董美人志》等碑刻顯示書法風格。隋末唐初尚有書法家虞世南,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唐初四大家”。
唐朝時期,書法家輩出。歐陽詢、虞世南都是唐初著名書法家。顏真卿和柳公權是唐朝中后期的著名書法家。張旭和懷素則是草書大家,后者奔放揮灑,深具個人風格及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