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中國特色經濟發展,黨中央、國務院、農業部、發改委等多個部門出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政策,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通過盤活農村閑置房屋、集體建設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場和水面等資產資源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促進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健康發展。根據《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建設特色小鎮的指導意見》要求,為加快打造一批體現河北特點、引領帶動區域發展的特色小鎮、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美麗鄉村和旅游強省建設,特此開發張豐古鎮、百景千店項目。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地處京津石三角腹地,京港澳、京昆、榮烏高速、京廣、津保城際鐵路、107國道、333省道貫穿徐水,這里四季分明、人杰地靈,緊鄰雄安新區。西張豐村位于縣城西側榮烏高速出口古瀑河河畔,東漢太守【張豐】故里(西張豐村也是因此得名)。瀑河在【水經注】中稱為南易水,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期燕國就沿河修筑長城做為防線,由于洪水經常泛濫歷代均有治理。大清光緒年間保定府安肅縣(今徐水區)發布公告委派西張豐村管事【何洛興】治理瀑河,清代民國期間何家祖上多人為官,并在瀑河之上修建一碼頭即【何家碼頭】,民國期間何家大院失火,從此何氏家族逐漸衰敗。【張四海】西張豐村哈哈腔老藝人,"七七事變"前后多次搭班到各地演出,舞臺生涯三十余載盛名京南,有"蓋京南"之美稱,民國33年由本村崔洛昌等人拜張四海為師組成西張豐哈哈腔劇團。【郭文軒】原籍河南東明縣,1951年參加志愿軍赴朝鮮作戰,1954年隨部隊來徐水休整駐西張豐村,是年8月徐水境內連續降雨,山洪傾泄河水猛漲,此時西張豐村西段瀑河河堤有決口之險,郭文軒和戰友們奉命來到險段,疏通河道加固堤岸,郭文軒多次潛入水中排障清淤,因水深流急勞累過度,再一次下水時被洪水吞沒年僅24歲,徐水縣人民政府追認郭文軒為烈士并建墓立碑。西張豐村每年三月三有農村廟會,每五天一個農村集市,附近鄰村居民均到這里購物,西張豐村及瀑河歷史文化底蘊豐富、交通便利具備規劃和發展特色小鎮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張豐古鎮借鑒太行水鎮、重慶民國街、烏鎮及眾多特色小鎮的豐富成功經驗,依托大午溫泉城、東張豐生態園及博物館成為三足之勢相互呼應,打造以休閑生態旅游加特色文化交流加互聯網銷售等綜合性古鎮。張豐古鎮項目建設主要分四大塊: ?
一、瀑河休閑生態旅游娛樂項目,瀑河河堤外圍利用河堤坡度空間修建一公里凌空鋼構仿古購物街,河堤外圍及河道內在不影響泄洪要求下建設高空娛樂設施、玻璃棧道、游船、游泳、垂釣、射箭、跑馬場等24個配套休閑設施及景觀場景,再現瀑河碼頭繁榮昌盛場景。
二、張豐古鎮前街改造52家全國各地特色餐飲小吃,原酒業公司舊址改造成以船為主題的2000平米園林餐廳,古鎮銷售展廳以筆、墨、紙、硯、琴、棋、書、畫等中國元素特色商品為主題。
三、張豐古鎮后街改造12家佛家文化、道家養生、儒家國學、書畫、酒文化、茶文化、古玩文化、電子商務及部分鄉村民宿,主題推出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百科,讓國人和世界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張豐古鎮村北建設100畝室內采摘大棚和100畝戶外采摘生態園及配套餐飲設施,室內采摘種植按照五行對應的五色、五臟種植瓜果蔬菜、從中融入原始種植工具及勞動場景、采摘之余體驗粒粒皆辛苦的勞動成果及知識。
張豐古鎮以產業為核心、以文化為靈魂打造365家線上線下特色商品銷售店鋪,招納1000家微店代理(西張豐村有八家古玩藝術品、兩家驢肉銷售實體店鋪、130家網上銷售店鋪為互聯網發展奠定了基礎),集中打造張豐古鎮品牌下的中式服裝、酒類、農副產品、古玩藝術品等,村內民居修復風格為民國風情街,所有場景均體現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等中華傳統文化及民俗文化,讓游客充分感受和體驗文化價值。夜景按照四象、五行、八卦布局建造旗桿以空間燈光上下呼應。生態體系圍繞循環再利用系統規劃,村內產生的廢水、糞便集中處理、廢水處理后供應瀑河劃船水系、糞便發酵供應采摘園、采摘園瓜果蔬菜可供應村內餐飲。工程分以上四個主題項目,一期投資1.5億元,建設時間一年,為減輕投資壓力分四部分對外招商,合作經營統一管理(有實力公司除外)。二期張豐古鎮品牌產品全國市場運作及配套地產,三期品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