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歷史,是我們尋找自身傳統,進而再建理想未來的必經之路。無論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審美的高峰,還是藝術生活通融的美學源頭,都當推宋朝。
“宋”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古典精神的最高峰。5000年沉淀的文化精粹中,人們對宋朝有著巨大的好奇,對“宋式生活美學”的推崇,引發了一股“宋朝熱”。我們在不經意間回溯宋朝,希望從宋的哲學思想、人文藝術、生活器物、禮俗民情、建筑風貌中找到鐫刻在國人靈魂中的“審美基因”,體悟宋朝的生活美學對當代美好生活的啟示。
研修綱要
從考古史實看真實且迷人的宋
如何認識真實又迷人的“宋”?如何觸摸“宋”的溫度,感知存世的“宋”式美學?
除了品讀史書典籍,我們更應該去到“田野”中,到考古遺址、古建園林中,到博物館里,用腳步丈量、眼觀手觸,讓“宋”浸入心靈深處。
北大考古百年歷程,在宋元考古領域,積累了無比豐厚的研究成果。北京大學宋代藝術考古美學研修班,將最一流的人文學術成果,與散落在各地的宋代歷史遺跡、考古遺址、建筑遺存、文物珍藏、書法繪畫縫綴一體,為大家呈送一場高水平的、深入歷史現場的“尋宋之旅”。
項目來源
親力親為的北大藝術考古課堂
批準單位:北京大學
承辦單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審批編號:北大培訓20230057號
課程體系
考古學視野下的尋宋“十”章
第一章宋代國家與社會
考古所見唐宋之變
考古視野中的真實宋代
宋朝的歷史地位
宋代經濟的發展
第二章宋人的思想世界與美學源流
宋代哲學與中國文化
格物的興起與天理的發現
宋人對生活意境的追求
山水與人文精神
宋代審美的形成
宋代文士生活的美學意涵和當代啟示
第三章宋代城市
宋元都城的形制與布局
宋元地方城市的類型
宋元城市建筑空間與地理景觀
從封閉里坊制到開放街巷制
宋元城市房價與百姓生活
宋代皇陵
第四章宋代建筑與居住文化
營造法式與唐宋建筑
宋代建筑風格
宋代屋木畫所見建筑藝術
宋代園林與園居生活
宋人的藝術空間
第五章宋代文人與雅生活
古代文人雅生活的十個側面
西園雅集里的文人四藝和生活四藝
一花一世界:宋代花事與花器
宋代文士的飲食美學
香與文學之美
茶香里的宋代
第六章宋代世俗生活
宋代節日
宋代婚俗
宋代服飾
宋代喪葬
第七章宋代文學藝術
宋代畫院制度
宋代藝術的品與評
宋代山水畫的崛起
色彩的特征與變化
宋代藝術的敘事性與平民化
詩書畫印一體的藝術特征
宋代文學與文學思想
宋代墓葬藝術
宋元宗教思想與宗教藝術
第八章宋代陶瓷與造物之美
宋代制瓷業的繁榮發展
宋代瓷器審美取向
宋代官窯瓷器
宋元青瓷
宋代白瓷
第九章田野考古中“尋蹤兩宋”
宋代都城探訪
宋代墓葬遺址踏查
宋代瓷窯遺址踏查
宋代建筑與園林景觀踏查
宋代石刻與宗教藝術踏查
第十章實踐·致禮“宋代之美”
博物館里的文人精神世界
宋代文人畫鑒賞
宋代陶瓷精品鑒賞
生活美學雅集體驗:茶·酒·花·香·琴
注:以上為招生介紹,實際執行課表以開課通知為準
導師團隊
誰來講述真實的宋
研修班邀請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權威機構,在宋史、宋元考古、宋明哲學、宋畫、宋瓷、古代生活方式、民俗學等領域的知名學者專家聯袂授課。因篇幅有限,不在此對授課導師一一羅列,詳情歡迎來電或者微信咨詢,以開課通知為準。
鄧小南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博雅講席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史學會副會長
李松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秦大樹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考古學會宋遼金元明清考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沈睿文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渠敬東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梁梅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美學研究室研究員,中華美學學會副秘書長,中華美學學會設計專業委員會主任
趙冬梅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教研室主任
鄭巖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未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考古學會建筑考古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宋遼金元明清考古專業委員會委員
丁雨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陶瓷考古與藝術研究所所長
研修安排
上課時間和地點
學制:1年(5次課)
開學時間:2023年12月
結業時間:2024年9月
課程安排:每2個月授課1次,每次4天左右
授課地點:北京、杭州、鄭州
如遇特殊原因,將根據實際情況微調,課程調整將提前通知
招生對象
我們擁抱如此的探尋者
我們邀請有良好文化素養,有志服務中國式美好人文生活的有志之士,一起加入第五期宋代藝術考古美學研修班,深入人文歷史考古的第一現場,解讀真實的宋代之美。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學習能力,對“宋代”有濃厚興趣,并有意深造的社會在職人士;
對考古、博物館、歷史文化有濃厚興趣,并有意深造的各行業領域人士;
希望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以提升自身精神境界和綜合素養的社會在職人士;
文化、藝術、消費、時尚、設計、建筑等行業從業人士;
渴望突破自我、保持思維更新的終身學習者,大專以上學歷,限額30人。
報名咨詢丨毛老師15313060358
電子郵箱丨2106584468@pku.edu.cn
教學咨詢丨苗老師010-62750531
學院網址丨archaeology.pku.edu.cn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