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論
1.1.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1.1. 是打造民族文化體育品牌,擴展XX市旅游內涵的需要。
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旅游者已經不僅僅只滿足于走馬觀花似的“瀏覽”風景名勝,或對偏遠地區作獵奇式的尋幽探秘,以往淺層次的旅游模式已逐漸不能滿足游客對旅游的更深層次的文化需求,亟待更加深入地對旅游文化進行開發以適應這種需要。民族地區具有非常豐富的旅游資源,開發民族文化以充實豐富民族地區旅游文化內涵,使豐富的旅游資源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將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生產力,更快地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已迫在眉睫。而興建XXXX大峽谷狩獵場項目正是很好地把握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內涵,是對民族文化的保護、發展和創新,是對XX旅游內涵的擴展。
1.1.2. 是對XX市旅游產業的重要補充
XX目前雖然有秀華山館、土家風情園、普光禪寺等文化旅游景點,但和歷史悠久的XX民族文化內涵和博采流長的桑植民族文化底蘊相比,還遠遠不夠。桑植的白族風情在XX市乃至全省都有其特殊地位。作為賀帥故里的桑植縣是全國體育先進縣,弘揚賀帥精神和繼承民族體育優良傳統有著特殊意義,而開發XXXX大峪谷狩獵場項目,可以更好地弘揚XX民族文化,使桑植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體育走出深閨,對全市的旅游文化產業是一個重要補充。
1.1.3. 是加快桑植縣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的需要
桑植至今沒有摘掉“國家特困縣”的帽子,除了基礎差、底子薄、自然環境影響之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豐富的資源,特別是民族文化資源和生態旅游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啟動XXXX大峽谷狩獵場旅游開發建設項目,可以使當地豐富的民族文化和獨特的民族體育資源發揮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2. 項目建設提出的依據
1.2.1. 桑植縣人民政府《桑植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
1.2.2. XX市林業局同意開展XXXX大峽谷狩獵場項目建設前期工作的批示
1.2.3. 桑植縣旅游局《關于開發XXXX大峽谷狩獵場休閑項目的批復》。
1.2.4. 桑植縣林業局《關于開發XXXX大峽谷狩獵場休閑項目的批復》。
第二章 項目建設條件
2.1. 森林資源狀況
2.1.1. 林地及林木資源
本項目區隸屬于桑植縣打鼓泉鄉的小埠頭村、打鼓泉村、金家坡村,項目區經營面積為4504.5畝。2005年7月8日我們組織林業工程技術人員,按照《湖南省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技術規程》的要求,對項目區內的森林資源分布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項目區內水田、旱地非林業用地為628.5畝,占項目區經營面積的15.2%,林業用地為3822畝,其中有林地 1825.5畝,灌木林地1449畝,未成林造林地522畝,宜林地25.5畝,分別占項目區經營面積的40.58% 、32.25% 、11.55% 、0.65%,項目區森林覆蓋率為73%。
2.1.2.野生動植物資源
在開展森林資源分布情況調查的同時,按照《湖南省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與監測技術操作細則》的規定,對項目區內野生動植物資源進行了調查,項目區域內的野生動物有國家二級保護的穿山甲、錦雞、環頸雉,湖南省重點保護的野豬、豬獾、狗獾、鼬獾、青鼬、黃鼬、毛冠鹿、小麂、華南兔、銀星竹鼠、棕胸竹雞、灰斑鳩、七彩野雞、雉雞、烏稍蛇、王錦蛇、黑眉錦蛇等經常出沒。森林植物有馬尾松、楓香、柏木、油茶、彌猴桃、木瓜、山胡椒、鹽膚木、常青藤、火棘等。
2.2. 建設條件
2.2.1. 自然地理情況
XX大峽谷狩獵場區域內山嶺叢錯,溪河縱橫,多溶洞、裂縫和伏流,最高海拔高度為陳家坡的600.2米,一般海拔高度為400米—500米,最低海拔高度為大溪溝的284米,無霜期為250天,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5度,年平均降雨量為1600毫米,澧水的北源自西向東環繞項目區的北端。
XX大峽谷地形獨特,周圍有自然狹溝,4500米長的峽谷兩側均為懸崖構成天然屏障,4200畝中心山林內無村居住,適合興建封閉式狩獵區。
XX大峽谷內旅游資源有潛在的開發價值。峽谷內有天然溶洞3個,洞內石筍林立,鐘乳石倒懸,千姿百態。另有一處奇石林,林內奇石叢生,別有洞天。
2.2.2. 社會經濟條件
項目區位于桑植縣南部的打鼓泉鄉境內,距桑植縣城8公里,省道桑植-龍山公路貫穿項目區,并有通往原打鼓泉鄉政府的鄉級公路環繞項目區的西側。農網改造后11萬伏高壓電線沿著項目區的西部邊緣走向,距項目區的距離為100-200米。國有新街煤礦的小河口礦區距項目區5公里,項目區域內有常年不干枯的大小山泉10處,溪流分布于項目區的60%以上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