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舟山二村,踏著青石板,感觸著歷史的蒼老和歲月幽深。那一條條彎曲小巷,默默敘說著千年往事、人世滄桑。抬望眼,鯉鱗似的瓦片逶迤遠去,煙云般的歷史撲面而來。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舟山二村,尤如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般,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美麗畫卷。舟山向來富庶,曾有不少商賈巨富在此安居樂業(yè),享受著碧水舟山帶來的繁榮興旺,也偏安于舟山世外桃源般的愜意舒適。如今,在舟山二村,還保留著明清時期的一些商賈大院,這些古民居都有著各自主人喜好的建筑特色,而每戶古民居的建筑風格既協(xié)調(diào)和諧,又錯落有致,呈現(xiàn)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
舟山二村至今仍保留著上百幢雕刻工藝精湛,時代特征明顯的清末至民國初期古建筑群。村內(nèi)水系、街巷格局保存完好,保留有眾多的宗祠、民居、商業(yè)店鋪、古井、騎街樓等近代代表性建筑。一幢幢古民居青墻黛瓦、鱗次櫛比,歷史積淀和歲月剝蝕留給古民居的印痕隨處可見。
當我們一行沿著舟二村特有的古條石與青石板鋪就而成、交相輝映的魚池街上,映入眼簾的是青瓦白墻,青石板小路,蜿蜒巷弄,山水壁畫,清逸的古宅廳堂……上百多年的風風雨雨,歷經(jīng)戰(zhàn)火、匪亂,依舊靜謐優(yōu)雅,以一種歲月無法破解的力量,堅守在這里。發(fā)酵出一種無法復制只能遠觀的美,讓每一個駐足的人和事都能獲得內(nèi)心的寧靜與平和。
“黃印若公祠”和“傳灌三層樓”是磚瓦木柱結(jié)構(gòu),雕梁畫棟,飛檐翹角,很富有層次感,給人一種視覺上的沖擊,營造出一種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筑特有的靈動輕快的韻味,特別是每扇門窗上的雕飾,刻著各種人物傳說,傳灌三層樓上,美人靠柔情似水,黃印若公祠,恢宏大氣,精雕細琢,牛腿上的三國,栩栩如生,每戶古民居的門扇和窗戶的花格窗以鏤空雕裝飾圖案很少相同,風景各異,又惟妙惟肖。
我們一行人邊走邊看,驚嘆于當時的能工巧匠精美之工藝,充滿著古典美學意義和歷史文化氣息。在這些古建筑上更有一大奇觀——古窗花。上百種玲瓏剔透,變化萬千的雕飾鏤刻點綴在房屋上的吊檐、檐頭、門窗、門楣,不僅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更使深宅大院顯得更加寬敞透亮。
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這些古民居建筑在風格上將東方和西方的文化融為一體,西方文化清新俊雅,與青山綠水相得益彰,東方文化基本屬樸實凝重型,一些建筑細部制作精致,表現(xiàn)出東西方風格的融合和統(tǒng)一。是啊,建筑是人類共同的需要,對建筑藝術的理解是沒有國界的。
我站在傳灌樓上,想像著當時繡花樓上的小姐是一種什么樣的神態(tài),那一聲輕輕的哀怨,呻吟了兩個世紀,“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我觸摸著歷史的煙塵,回溯到歷史的深處,真有一種“白發(fā)宮女在,閑坐說玄宗”的意象,心中升出無限的感慨——“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悌下”。
漫步在舟山古民居的時光似乎顯得特別的緩慢,歲月滄桑,古民居卻淡然地走過斑駁過往,有著一種與世隔絕般的安寧和從容。上百幢不同風格不同年代的古建筑,是永康文明的縮影、歷史的鏡子。你推開門,仿佛就翻開一段歷史,悠遠而沉靜;你走進它,猶如在品味著一首詩,雋永而深邃。或許這里曾經(jīng)有過留著長辮子的男人牽著一個裹小腳的女人的手,肩并肩,含情脈脈地漫步;或許有一個撐著油紙傘,風姿綽約、儀態(tài)萬方的女子在小巷內(nèi)輕移蓮步。
“名儒”是明朝萬歷年間的建筑,“名儒”兩個字鑲嵌在大門框的正上方,剝落了一些顏色,但剝落的豈止是顏色,剝落的還有一段滄桑歲月。“名儒”占地面積486平方米,分前后二進,東西設廂房,據(jù)說,一進前廳設有下轎廳,欞星門,門面旺四柱磚壘牌坊式,四柱設有二柱門檔,四個磚雕斗拱,是座綜合性的明代建筑,遺憾的是均在太平天國時期被太平軍燒毀。
時光是殘酷的,它吞噬了一切又改變了一切,曾經(jīng)炊煙裊裊、熙熙攘攘的明朝大宅,現(xiàn)在只剩下亟待改建的廢棄房子,殘缺得讓人不忍直視。“名儒”雖然已經(jīng)破敗,但是那雍容大氣的格局仍顯示著大戶人家昔日的輝煌。華屋零落,老樹荒臺,即使殘垣斷壁,也是古意如水,文脈飄動。
踩在一塊塊蒼涼又不失溫潤的青石板上,總會讓人生出一種“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感覺,這些坐落在舟山二村的古民居,深藏于尋常巷陌,向游人訴說著舟山鎮(zhèn)的繁華過往,壁畫的墻,石板的院,厚重的門,葳蕤的樹,隨處可讓人聯(lián)想當年舟山人煙鼎盛的輝煌。
一路從舟山二村特色古民居中走來,如穿行在歷史的間隙。青磚黑瓦,雕梁翹斗,時間好像在這里停頓。讓人恍若隔世,不知此生是何生了。
好吧,不管你來還是不來,古民居就在那里,不管你讀還是不讀,古民居的文明都寫在那些雕梁畫棟中………我只是一個匆匆的過客,即便再努力,也不能一下子完全讀懂這幾百年承載的文明。舟二村,待到我心靜如水,恬淡從容的時候,再來讀懂你厚重的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