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杭州市政協主席葉明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為保護錢塘江古海塘遺址,這次兩會他特意帶來了關于支持錢塘江古海塘申報世界遺產的建議,希望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將錢塘江古海塘作為“世界文化景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葉明在建議案中稱,錢塘江古海塘與長城、大運河并稱中國古代三項偉大工程,是保護太湖平原、寧紹平原免受洪潮侵襲的重要屏障。錢塘江古海塘營筑工藝復雜、科技含量極高,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既有重要的使用價值,更有極其珍貴的文化價值,它與“壯觀天下無”的錢江潮一起構成自然與人文交相輝映的偉大遺產。目前,錢塘江兩岸古海塘總長300多千米,有自先秦以來各個歷史時期各種類型的海塘遺存,單杭州段就保留著超過40公里長的吳越海塘和明清海塘遺址。部分錢塘江古海塘至今仍為捍衛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
“錢塘江古海塘是我國古代建筑技術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的杰出范例,是我國古代人民與自然奮斗中最了不起的創造之一。”葉明告訴澎湃新聞,早在1902年,錢塘江海塘就已經被外界所了解,當年美國記者弗蘭克在他所寫的《亞洲的奇跡》報道中,就描述了錢塘江海塘對他的震撼,并用“中國最大的奇跡”加以贊揚。從世界遺產角度,錢塘江古海塘完全有資本與其他申報項目一爭高下。
“錢塘江古海塘系列遺產的保護與申遺目前已引起國內外學術界和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應重點保護的遺產類型。”葉明向澎湃新聞透露,但隨著現代城市的發展,古海塘也面臨著自然侵蝕和人為侵害,存在大量遺址未被列為文保單位自生自滅,新發現遺址未引起社會關注,保護只落在局部等問題。
為此葉明建議,國家文物局盡快將錢塘江古海塘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預備名錄,加強對錢塘江古海塘(包括錢江潮)保護和申遺工作的指導和支持;將古海塘整體申報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寧段已是國保單位),內涵包括錢塘江兩岸各地區各個時期的海塘,并制定相關的整體保護規劃,給予專項保護經費支持。建議水利部會同國家文物局組建專家組,編制錢塘江古海塘修繕保護技術導則,指導錢塘江古海塘修繕,避免因技術原因而導致遺產遭到損害。向世界推介“海上長城”古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