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地處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裕固族使用的語言有兩種,一種稱"堯胡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與同屬該語族的維吾爾語、哈薩克語關系密切;另一種稱"安格爾"語,與同語族的蒙古語關系密切。
裕固族自稱"堯乎爾"、"兩拉玉固爾",是個很特別的民族,他們沒有明顯的男性傳宗接代的宗法觀念,也沒有明顯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觀念。同時,裕固族又是一個浪漫的民族,由于本民族的文字失傳,裕固族的民族文化特別是民族歷史都要依靠各個歷史時期的民間歌手來傳承。
裕固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由于本民族文字失傳,反而使其民間口頭文學十分發達,特別是其中的民歌,不僅保留了古代丁零、突厥、回鶻等民族民歌的許多特點,而且與今日匈牙利民歌有許多相似之處。
裕固族人民喜愛唱民歌。歷史上,裕固族曾有職業歌手,他們主要為舉辦喪葬嫁娶等的家庭演唱。唱歌在他
們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裕固族有句俗話說:"當我忘記了故鄉的時候,故鄉的語言我不會忘;當我忘記了故鄉語言的時候,故鄉的歌曲我不會忘。"在裕固人放牧的草原和山坡上,可以看到數不清的牛羊,并隨時會聽到引人入勝的歌聲。裕固族民歌內容豐富,曲調優美,節奏明快,富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裕固族民歌在曲調和行式上,既繼承了古匈奴的某些特色,又吸收了藏族"拉伊"、蒙古族"酒曲"、回族"花兒"'土族"宴席曲"的某些特點,并把各種風格巧妙地融為一體。
裕固族是個很特別的民族,它們沒有明顯的男性傳宗接代的宗法觀念,也沒有明顯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觀念,因此裕固族女性的家庭地位很高,它是一個浪漫的民族。
由于"裕固族"本民族的文字失傳,裕固族民族文化特別是民族的歷史都要依靠各個歷史時期的民間歌手來傳承本民族的歷史,因此它的民間文學十分發達,特別是其中的民歌,保留了古代丁零、突厥、回鶻等民族民歌的許多特點,"裕固族"曾經傳唱著大量好聽民歌,如《裕固族姑娘就是我》、《阿斯哈斯》、《薩娜瑪珂》、《黃黛琛》、《路上的歌》、《說著唱著才知道了》、《堯達曲格爾》、《我只得到處含淚流浪》等等。這些歌曲反映了裕固族的遷徙史、婚宴祝酒歌、裕固族的女英雄,以及背井離鄉的裕固族人的鄉愁。
裕固族民歌是研究古代北方少數民歌,特別是突厥、蒙古民歌以及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歷史的重要依據,也是挖掘、發展北方少數民族音樂的基礎。
由于大量的裕固族民歌,是他們在生產勞動和生活時,如放牧、割草、捻線、搟氈、拉駱駝、婚喪嫁娶、宗教活動時即興創作的,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裕固族生活方式的變化等,作為民歌承載體的裕固族歌手越來越少,大多數民歌已隨歌手的去世而消失,裕固族民歌的傳承已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正經歷著時代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