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
中國建筑與園林藝術委員會
古建筑修復師新職業技能項目培訓考試管理中心
園林古建營造工藝師新職業技能項目培訓考試管理中心
時間地點
時間:2019年4月15日—22日(15日報到,22日疏散)
報到地點:安徽·黃山
特色收獲
1:專家授課
邀請行業內相關領域知名專家授課。
2:授課模式
游學班采取理論與現場講解相結合的方式授課,學員能更好的吸收老師所講內容。
3:小規模授課
為保證教學質量,游學班采取小規模授課,限額50人。
4:專家簽名
頒發的證書上有授課老師的簽名,既有實用價值,又有收藏價值。
5:增長見聞
三人行必有我師,通過和同學、老師的交流可以增長生活、工作經驗。
6:提高專業素質
通過學習,增長專業知識、完善專業理論、提高專業技能,為更好的完成工作打基礎。
7:獲得證書
通過考核后,由國家職業資格培訓鑒定實驗基地頒發“高級園林古建營造工藝師”或“高級古建筑修復師”新職業技能項目證書。
8:擴展人脈資源
通過6天的學習,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容易建立誠信的人脈關系,也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建筑與園林藝術委員會,通過平臺,構建更廣的人脈。
人氣導師:
張柏:國家文物局原黨組副書記、副局長,中國建筑與園林藝術委員會顧問、中國古建筑行業年鑒編委會主任
羅楊: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原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中國建筑與園林藝術委員會會長;著名書法家。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中國建筑與園林藝術委員會副會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官式古建筑營造技藝(北京故宮)”代表性傳承人。
楊新: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研究員。中國建筑與園林藝術委員會專家。
沈陽: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研究員。中國建筑與園林藝術委員會專家。
程極悅:教授級高工,一級注冊建築師,國家級突貢專家(1986年批準)。現任黃山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專家委員、蕪湖市古城項目建設專家指導組組長,以及安徽省詩詞學會副會長等。
劉仁義:安徽建筑大學徽派建筑研究所所長、建筑與規劃學院副院長,徽派建筑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安建大),教授,碩士生導師。
金乃玲:教授,安徽建筑大學建筑學專業教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地域文化與徽派建筑。
姚順淶:高級工程師,安徽省徽州古典園林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安徽徽州文物勘察設計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洪建華:國家一級/高級技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徽派竹刻)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建筑與園林藝術委員會會員
課程安排
1.4月16日
上午:開班儀式、徽州傳統建筑營造技藝與實踐
下午:現場教學黃山徽匠園林古建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徽州古典園林建設有限公司—生產基地
2.4月17日
上午:徽派建筑特色—三雕藝術及應用
下午:現場教學黃山市黟縣宏村鎮盧村、宏村
3.4月18日
徽派園林的特色與藝術
上午:現場教學竹山書院
下午:現場教學徽州古城(許國石坊、徽州府衙)
4.4月19日
上午:徽州傳統建筑保護與創新利用
下午:文物保護工程責任工程師-古建筑應知應會
5.4月20日
上午:現場教學徽派雕刻博物館、潛口民宅
下午:文物該怎么修
6.4月21日
上午:文物保護工程責任設計師--古建筑應知應會
下午:總結、考試
實地教學
1:宏村
布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文化內涵之深,為國內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見。
2:盧村
聞名遐邇的“木雕樓”為徽派木雕藝術的極品,由當時主人雇用兩位工匠花20年時間精雕細刻而成,被譽為“徽州木雕第一樓”。
3:徽州古城
是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主體建筑徽州府衙、許國石坊等是展示和體現徽文化的重要實物建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4:潛口民宅
內有明、清兩園,均由徽州區和歙縣各地數百座明代建筑中精選拆遷而來。被譽為“我國明清兩代民間藝術的活專著”和“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高度和諧統一的典范”。
5:竹山書院
現存大部分建筑為原構,是留存保存較好的一座徽州書院,是清代徽州私家園林中僅存的一處。對研究中國清代教育史和園林史具有重要價值。
6:徽派雕刻博物館
由徽州竹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洪建華先生籌備創建,通過祖傳、社會征集、藝術創作等途徑,現收集整理唐代以來的文物及展品共1200件,是展示徽州雕刻精湛技藝的窗口。
7:生產基地
近距離了解古建筑、亭、臺、樓閣構件制作,雕刻構件制作,古式門窗、家具制作。
如有興趣,可直接點擊邀請函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