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坪古村,地處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是中國傳統村落,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上坪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張姓始祖張壽榮之子張仲亨于洪武四年(1372年)至今已有625年,從縣城橋南遷居上坪定居,在上坪立有張氏祖祠和馬氏祖祠較為宏偉壯觀,馬姓始祖于宣德(1464年)入往上坪,至今已有543年。
上坪村村莊空間格局完整,兩條溪流繞村,并在村口匯聚,形成完整的風水格局。現存建筑設計2892多為明清時期民居,村中有多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如大夫第、楊家祠堂、社祖廟、趙公廟等;此地民風淳樸,耕讀傳統濃厚,據傳朱熹也曾在上坪講學,并留下墨寶。因此,上坪村有“書香水村,明水繞古村”之稱。
村中有祠堂、古井、老街、舊巷、有南山古剎,水口廟和覆靈山寺等一體的村獨特的魅力。南山電視轉播臺座落于村中,登高望遠,可觀寧化縣城全景。
明清兩朝,建寧縣至江西的官道從上坪經過,彼時,上坪商賈云集,到達繁華鼎盛。如今,官道淹沒在茫茫茅草之中,上坪卻留下了書香水村、廉孝之村的印記。
2007年,上坪村被授予“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稱號,2012年列入中國首批傳統村落名錄,2016年列入國家鄉村旅游扶貧工程行動村。與大部分古村落情況類似,隨著現代交通的變更與農業的衰敗,上坪村留守情況嚴重,常駐村民多為老人。村莊缺乏活力和公共生活,觀念也非常閉塞和保守。
2015年,溪源鄉委托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為上坪村編制了《保護和發展規劃》,對村莊的歷史元素和未來發展提出了詳盡、系統的說明。2016年,溪源鄉又啟動了上坪村重要節點落地項目的設計和建設工作,開始了《上坪古村復興計劃》工作。
在建筑風格上,不刻意復古而是因地制宜,在在地性與鄉土性的基礎上,強調當代性、藝術性和趣味性。此外,在空間營造的基礎上,強調后續的有效經營與原有農業、手工藝的結合,鄉村文創產品的跟進,以及相關宣傳推廣,形成從產業規劃到空間營造,再到旅游產品和宣傳推廣的融合設計。
隨著新建筑的出現、新功能的植入、新產品的面世,上坪村的面貌也有了新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是物理上的,也反映在村民的精神態度上:隨著公共場所的重塑,村莊公共生活逐漸復活;隨著收入的增加以及與外部世界交流的增加,村莊的活力也大大增加;同時,村集體和村民對于鄉村復興的信心也大大提升,這些都為村莊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并不刻意的追求復古的形式,也不使用過于現代、城市化的形態,村口節點的幾個新建筑希望在保持在地性的同時,在局部呈現新的氣象,從而使新建筑身兼古與新的雙重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