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通有一座低調了百年的古鎮,她靜臥港閘,歷經歲月浮沉,她積淀了當地文化,成為南通歷史遺存的見證。她就是唐閘民族工業風情小鎮,被吳良鏞院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遺存第一鎮”。
據了解,老鎮擁有大生紗廠、復興面粉廠、資生鐵冶廠、廣生油廠、大生織物公司、大達內河輪船公司、澤生水利船閘公司、大達公碾米公司、通成紙廠等一系列近代工業遺存;大生紗廠百年東工房、高岸街、老工房、南工房、新工房等工人住宅區;通揚運河兩岸具有西洋風格的近代商業建筑群、規模宏大的近代儲倉建筑群、高門大院的傳統民宅建筑群,以及紅樓、醫院、戲院、公園、碼頭、菜場、船閘等社會生活歷史景觀。
鐘樓
鐘樓是唐閘古鎮最負盛名的一個景點,也是唐閘地區最早的地標式建筑,始建于1915年,原是大生紗廠門樓,為職工上下班提供報時,鐘樓高12米,上下5層,呈長方體,四周鐘面全都標刻著羅馬數字標明時間。
這座鐘樓現已走過一百年多的時間,最初的鐘樓是什么樣子大概只能在泛黃的老照片中才能看得見。現在的這座鐘樓是新建的,造型獨特,外形色彩鮮艷,樓內還有樓梯可以到達頂部,登上樓頂,唐閘全貌盡在眼中,通揚河水流悠悠,岸邊人家歲月靜好……
大生碼頭牌坊
鐘樓不遠處就是大生碼頭牌坊,這是唐閘古鎮的另一個地標。牌坊一側是水流不息的運河,河面上偶有船只經過,船聲轟鳴,叫人不免遙想當年船只滿江,風帆飄搖的壯闊場面。
牌坊的另一面是廣場,非常開闊。近幾日天氣都很好,春暖花開,古鎮的海棠花盛開地非常漂亮,在廣場上散步鍛煉曬太陽的人也不少。不過因當前情況特殊,所以人們都很自覺帶著口罩,保持距離,一起在等待可以相見相擁的日子。
湯家巷
湯家巷里雖不如往日里那般熱鬧,此時卻另有一份小巷溫柔詩意。這里遍布著中式庭院,小巷幽靜,圍墻高深,穿行在這片與都市高樓不同的建筑群里,恍若一步一步走入了古老的時光。
街巷里藏著文藝古典的水色染坊,透過半掩的門窗,瞧見庭院里的印染布迎風招展。尚書院里的書香和茶香,隔了這一段居家的日子,好像聞著格外濃郁。
前不久,唐閘古鎮印象館、張謇家風家教館、司園博苑、南通姓氏文化館經過消毒與檢查后,恢復開館(時光印記活字印刷體驗館暫緩開放)。開館當天,就有不少人穿著漢服“仙氣飄飄”的來到唐閘古鎮打卡拍照。
唐閘古鎮,流走的是歲月,留下的是歷史;清空的是心事,留下的是詩意、清幽、從容和淡然。方石階梯,黑瓦青磚,碧水泱泱,波瀾不驚。人們涌向古鎮,在窄窄的街巷踱步,仿若在尋找自己的童年與故鄉。唐閘古鎮恰好夾在了城市與鄉村之間,安撫了無數人對于童年、對于故鄉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