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有窗的長廊或小屋。與亭相似,同是供游人休息、納涼、避雨與觀賞四周美景的地方。
多置于高敞或臨水之處,用作觀景的小型單體建筑。
聽雨軒
蘇州拙政園聽雨軒是一個獨立小院中的主體建筑,它是一座三開間的小軒,單檐卷棚歇山頂,兩側山墻連著游廊。
軒前院中有清冽池水,池中植荷數枝,池邊栽芭蕉、翠竹,每逢雨天,雨點點滴滴落在荷葉、芭蕉、翠竹之上,聲音或圓潤或清脆,正是靜賞傾聽的好時節,自然表現出了聽雨的主題。
竹外一枝軒
蘇州網師園竹外一枝軒處于園中水池的北岸,臨水而筑,可以入軒俯瞰水池、觀賞游魚。
它是一座似軒非軒,似廊非廊的建筑,前部開敞,檐下立兩柱,柱上有對聯:
“護檐小屏山縹緲,搖風團扇月嬋娟”。
由正面看面闊為三開間,小軒的別致之處更在于軒后,由軒內后望可透過軒后的圓洞門和矩形窗,看到集虛齋院內蒼翠欲滴,搖曳生姿的修竹。
面水軒
蘇州滄浪亭面水軒在滄浪亭主景山北面,緊靠園北葑(fēng)溪,東南、西北角上都有復廊與其他建筑物相連,是一個四面廳式的三開間建筑。溪水流到此處,河面豁然開朗,于是該軒東、北兩面皆面水。
軒名取自杜甫詩句“層軒皆面水,老樹飽經霜”。軒的四面皆為落地長窗,窗心嵌明瓦,裙板無雕刻,樸實無華。
潭影軒
杭州綺園潭影軒是綺園的主廳,為單檐歇山頂四面廳的型制。
由于其體量較大,造園家用假山在南、東、北三面包繞,僅西邊稍開敞,避免了潭影軒直白顯露地橫亙在視野中。
軒南面深池澄澈,對面是湖石疊成的峭壁。
山石翠樹,靜涵水中,開闊處映出白云在藍色天幕上緩緩移動,一動一靜的水影,使人聯想起王勃的名句:“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該軒也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