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燒烤“火出圈”的淄博,日前又登“流量C位”。這回是當地文旅局長組團出戰,在新開通的“燒烤專列”上化身“代言人”,為乘客熱情推介當地熱門文旅景點。接地氣的互動以及特色大禮包,都給在場乘客留下深刻印象。
美食是文旅融合的拳頭產品
一座城市擁有美食,對文旅產業的貢獻可以說是“Buff加成”。淄博燒烤并不是第一個成功“破圈”的文旅名片,許多地方都把打造美食當作是產業發展、文旅融合的抓手。
近年來,長沙成為全國文旅市場的“新晉網紅”,美食功不可沒。
“為一碗粉,去一座城。隨著螺螄粉走紅,偏居中國西南的工業重鎮廣西柳州市正“反向出圈”,變身為旅游打卡地。
另一方面,旅游美食發展可以促進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如美食營銷典范之一“南寧國際旅游美食節”。
相關政策措施助力發展
2021年4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印發《“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
2022年3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國家開發銀行制定《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
2023年2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發布《關于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通知》
2023年3月16日,工信部等11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
文旅推介如何善用流量?
如今,不同城市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很多地方的文旅機構,都在想方設法打造自己的文化旅游名片,比如文旅局長親自上馬(真的“上馬”的那種)、身著cos服拍短視頻、宣傳本地特色美食與風土人情,或與本地網紅合作,打出文旅招牌,著實吸睛。
文旅推介需要善用流量,但流量不是文旅的全部。說到底,旅游業是服務業,營銷噱頭只能帶來一時熱度,長期留客還得靠口碑過硬。這其中,能否做好基礎服務工作,為游客創造舒適的出行體驗,讓更多人產生“不虛此行”的正面感受,直接決定了“網紅”能否“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