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劉氏莊園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金桂街15號,為中國近現代社會的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之一。博物館始建于1958年10月;1958年正式籌建大邑地主莊同陳列館;1997年初,“大邑地主莊園陳列館”正式更名為“大邑劉氏莊園博物館”。
這個莊園是全國保存最完好的地主莊園,其布局錯綜復雜,曲折幽深,新公館現名川西民俗博館,其配置對稱,主次分明。莊園建筑為高墻深院封閉式院落,山墻壓頂,重門深巷,迂回曲折,宛若迷宮,充分體現了近代川西富豪之家的奢侈和排場。
大邑劉氏莊園占地7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1055平方米,為川西壩子建筑風格,為南北相望相距300米的兩大建筑群。博物館的建筑、館藏、泥塑、遺存是認識和研究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四川軍閥史、民俗學、近代民居建筑的重要實物,也是中國近現代社會發展史的一個斷面。
老莊園呈不規則多邊形,四周由6米多高的風火磚墻圍繞,7道大門,內有27道天井,180余間房屋,3個花園。莊園內迷宮建筑有長方形、方形、梯形、菱形等各種造型;雕花門縷等裝飾多達數百種。莊園內部分為大廳、客廳、接待室、帳房、雇工院、收租院、糧倉、秘密金庫、水牢和佛堂,望月臺、逍遙宮、花園、果園等部分。
整個莊園為一組中西結合式建筑群,既有中國封建豪門府邸的遺風,集中體現了封建社會封閉型的社會特點,反映了封建秩序及尊卑高下的等級關系,又吸收了西方城堡和教堂建筑的特色,這些特色在新公館建筑上尤為顯著。
莊園建筑的主體風格體現了中國傳統美學取向,在細節上又融入了西方的審美特征。這座中西合璧的莊園建筑群以磚木結構為主,反映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四川西部近代民居建筑的發展過程,既是近代四川地主莊園建筑形式和風貌的典型,又是吸收西方建筑文明,并與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相結合所形成的一組具有典型川西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群,有著較高的歷史、藝術、文物和科學技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