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我們躲不過去的大難題,古時候醫療條件落后,甚至感冒都能要了你的小命。
雖然如今的醫療體系比起以前已經很發達了,一些大的疾病也能夠治愈或者延長生命,但是“看病難、看病貴”是如今這個社會抹不過去的話題,穿越歷史,古人會不會和我們一樣有這樣的問題呢?
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蘇軾得皇太后高氏賞識,東山再起,出任杭州知府。這是他一生中第二次在杭州做官。
誰知,剛一到任,杭州就遭遇了嚴重的水災。水災過后,晚稻剛剛插下,杭州又鬧起了旱災。一澇一旱,當地的米價蹭蹭上漲,百姓的溫飽問題很快就成了蘇軾上任后的大難題。
禍不單行的是,受旱澇影響,瘟疫在災后迅速蔓延開來。當地百姓貧病交加,餓殍遍野。一時間,杭州從人間天堂變成了人間煉獄。
蘇軾趕緊向朝廷求援,并迅速組織災后重建團隊,趕赴災區指揮救災工作。
為了盡最大可能救助沒錢看病的底層百姓,防止瘟疫擴散,蘇軾自掏腰包,用自己的私財與州府的公帑合資蓋起了一座臨時的“病坊”,并交由附近的寺院管理。
按照蘇軾的規劃,新建的病坊由政府統一出資安排醫師坐診。病人按照病情的輕重緩急,可在病坊中得到免費治療。同時,病坊還承擔受災地區百姓的糧食救助工作。
經過蘇軾的有效治理,杭州的災情很快得到了緩解。而這座病坊在蘇軾離任后,仍舊發揮著重要的疾病防治作用,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安樂坊”。
從后世的眼光來看,蘇軾建立安樂坊的善舉,竟在無意中建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家公私合營醫院。
為何古人看病困境重重?
清代《壽字帕》也有這么一個故事,曾經縣城里有一個姓趙的名醫,看病手段出神入化。但是,雖然他的看病手段高明,但找他的人真的不多,因為診費太貴了,他的出診費就需要5兩銀子,相當于看一次病幾乎是半年收入沒了。
古代的醫館
在四大名著《紅樓夢》里,有這樣一個橋段,賈寶玉請大夫進大觀園給晴雯看病,臨走給了大夫一兩銀子的診金(不含藥費,相當于掛號費)。
《紅樓夢》的成書時間大概是清乾隆年間(1791年),那個時候的一兩銀子大概相當于現在人民幣450-750元左右。
古代
1兩銀子=1000文
1升大米=1.5斤大米=10文
1兩銀子=150斤大米
現代
1斤大米3元-5元
150斤大米=450-750元
所以,1兩銀子=450-750元
請大夫出診一下掛號費要這么多錢???
古代看病還真是貴到離譜!
古時人們生產力水平低下,看病對于普通家庭真是不小的負擔,「因病致貧」的情況太常見了。著名國醫李可先生就曾有一句話,真是對當時窮人看病的高度概括:「農村患者,非到危及生命,不敢言醫。一發病就成九死一生之局,因不及救治而死者,屢見不鮮,人間慘事,莫過于此?!?/span>
貧窮、醫學的落后、戰亂、條件惡劣……都是橫亙在古時人們面前的難題。也正是由于時代和醫學的局限性,在古代,甚至只是一場小病就可能奪走人們的生命。
醫學的窘境,不僅局限于這些殘酷的現實條件與環境,更重要的是,還有人們思想上的禁錮:宗教、迷信、愚昧等等都是籠罩在舊社會的重重陰影。
01/宋畫《大儺圖》
絹本 立軸 設色 67.4x59.2厘米
宋畫《大儺圖》軸,無款,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他們裝扮奇特,手持各種道具,著各式各樣的帽子,身上佩戴多種多樣的裝飾物,生動活潑,淳樸可愛,動作稚拙,投入忘情,驅儺逐疫。正所謂“古人畫人物則取故事,畫山水則取真鏡,無空作畫圖觀者”。
古代中國不論是宮廷抑或是民間,最早出現的節日與風俗都帶有驅除邪祟的性質。
儺是古代傳說中驅除瘟疫的神,它淵源于上古氏族,是社會中的圖騰信仰,經過發展成為原始巫教中的一種儀式,在逐步演變成為帶有固定目的和內容的節令祭儀。
大儺儀在北宋后期南宋初期發展到極為鼎盛的階段,成為包羅萬象的節日狂歡,期間也加入了許多頗具娛樂性的樂舞表演,而民間的驅儺儀式則沒有宮門中那般隆重威武,卻融合了多種民俗文藝的元素。
大儺禮只是古人驅除疫鬼、祓除災邪的一種方法,在醫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在防疫上是很有智慧的,古代的醫學專著中有好多用于防疫的方子,方法眾多,提前預防疾疫是方法之一?!洞髢畧D》與歷史文獻描述基本相似,不管從藝術到內容,都值得珍視。
02/《灸艾圖》
【名稱】《灸艾圖》
【作者】李唐
【年代】北宋
【尺寸】68.8*58.7cm
【類別】國畫
【收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唐朝的繪畫作品,大多描述達官貴人的上層社會生活,到了宋代,更多的畫家將目光投向了社會底層,傾向于用畫筆呈現民間現實,其中最富盛名的大概是《清明上河圖》了。宋代繪畫被贊譽“無法被超越”,原因除了其山水畫“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藝術成就之外,還源自于這個時代的畫家對于生命普世價值的探索。宋代畫家之所以更加關注底層社會人物,得益于整個社會“人文關懷”認知的上升。南宋畫家李唐的《灸艾圖》,是最能體現宋代畫家人文關懷的作品之一。
《灸艾圖》又名《村醫圖》,為南宋李唐所繪的一幅風俗人物畫,描述走方郎中(村醫)為貧民百姓醫治疾病的情形。是中國最早以醫事為題材的繪畫之一。
從古至今,醫療問題一直是關乎民生的大問題,經過各個朝代的以及現代富強祖國的努力,我們終于建立了完善的醫療體系,醫保覆蓋率也奇高。
只有人民的權益能得到充足的保障,我們才會生活的更加快樂和幸福,隨著社會的發展,希望以后的我們面臨任何一種疾病時少一分恐懼,多一份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