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伴隨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高效率、高要求、高壓力造就了很多都市人的亞健康。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進一步提高,對各類養生保健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同時給旅游度假開發提出了新的要求。養生旅游把養生和旅游結合起來,恰恰能夠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
把旅游和中醫藥、飲食、武術等各地方、民族養生項目結合起來,讓旅游者的身心在某種環境下放松,舒緩壓力,調理休養,適時地消除亞健康狀態。近年來旅游市場從觀光旅游為主向度假型旅游為主的轉變,說明旅游者的需求正在發生變化,這也為養生旅游的發展提供契機。
西方養生傳承了中國古代養生之學,而后不斷結合古希臘、古埃及文明,不斷的演進,形成了一套獨到的養生之學:科學養生之法。中國傳統養生文化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在發展過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諸多的因素,集中華民族數千年養生文化于一身,以獨特的理論體系為基礎,以豐富的臨床經驗為特點,為我國養生保健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綜合對比分析國內外養生模式基本都是以精神+飲食+觀念+科學,只是側重點各有不同。
西方養生模式
在精神上西方人養生重在張揚個性,有欲則剛。
在飲食上西方是一種理性的、講求科學的飲食觀念。他們強調飲食的營養價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質、脂肪、熱量和維生素的多少,特別講究食物的營養成分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給是否恰到好處,盡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營養,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
在運動養生方面,西方人喜歡球類、長跑這種高能耗的運動,或者普拉提、瑜伽功等這種低耗能運動,但無論低能耗,抑或高能耗的運動方式,其目的都是讓全身的血液循環,已達到保健養生的效果。
在觀念上西方養生不同于東方的“大和”理念,強調科學養生,依靠各門自然科學所提供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培養生物學家的科學意識,賦予了養生的自然科學屬性,使其擺脫了思辨推理的選項而成就生物工程模式下的實驗科學。
在養生科學上,西方人運用其現代運動科學、人類學、健康科學、現代美容科技等多方理論,開創出運動養生、SPA養生、汗蒸養生、西醫現代臨床診療、音樂養生等諸多物理化學養生項目,現已推廣至世界各地。
中國養生模式
中國傳統養生講究精神養生法,其是指通過凈化人的精神世界,自動清除貪欲,改變自己的不良性格,糾正錯誤的認知過程,調節情緒,使自己的心態平和、樂觀、開朗、豁達,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中醫作為中華名族傳統醫學,其形成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是歷代養生家、醫家和廣大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防病保健的實踐,不斷豐富和發展了攝生保健的內容,逐步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和系統的養生方法,是國內養生項目的基礎。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即遵循“藥食同源”的原則。從廣義的角度講,食物與藥物一樣,來源于大自然,同時也能治療疾病。直到今天,仍有很多食物被當作中藥廣泛使用,所以中國人在日常飲食中很注重營養的合理搭配,并適當補充補血補氣食物,做成藥膳,它會有助人們防病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