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婁底漣源市伏口鎮雙巖村女子農民藝術團的一支軍鼓隊在該市龍塘鎮進行了一場商業演出,除了軍鼓樂,她們還表演了舞蹈《山里人樂得好瀟灑》《吉祥中國年》等節目,受到當地鄉親好評。據帶隊的陳善軍介紹,這一場演出,團隊10位演員共有1800元左右的收入。
非遺為旅游注入文化底色
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萬溶江畔的乾州古城,已有4000多年歷史,如今成為集中展示湘西傳統文化魅力的旅游景區。每天上午10點30分,來此旅行的游客都能欣賞一場由非遺傳承人和民間藝人精彩演繹的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古老的梯瑪神歌、歡快的苗族鼓舞、傳統的綹巾舞等12個非遺節目輪番亮相,盡顯湘西非遺特色與深厚文韻。
乾州古城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劉輝介紹,景區目前云集毛古斯、三棒鼓、土家織錦、湘西苗畫等20多個非遺項目,建有湘西坊能工巧匠園、苗鼓文化傳習所、湘西苗畫傳習所、乾州春會展示館、辰河高腔展示館等多個非遺傳承、展示、銷售場所,逐漸形成了以湘西非遺文化為主線,集群眾創業就業、民間工藝人才培育、旅游商品生產銷售及民族文化保護開發于一體的綜合景區。
告別過去爬衡山只是拜寺廟、看日出的單調旅程,近年來,來南岳攀巖、采茶、逛廟會等豐富的出行選擇越來越受到游客的青睞。南岳廟會是湖南省級非遺項目,今年廟會期間,非遺戲曲、抬閣排街、美食雜耍、龍獅爭霸等七大活動聯袂呈現,充分展示了南岳廟會的深厚文化魅力。今年春節假期,有近百萬游客和市民前來南岳逛千年廟會,享心愿之旅,南岳衡山接待人數同比增長12.63%,“到南岳過年”已逐漸成為風尚。
此外,湖南雨花非遺館聚集了359個非遺項目、200余名非遺傳承人、萬余種非遺產品,打造了“非遺大舞臺”“非遺夜市”等多個旅游場景,培育旅游消費新熱點。2017年,張家界市桑植縣馬合口白族鄉梭子丘村緊抓旅游發展契機,以“非遺文化”為主旋律,實施白族民居風格恢復工程,打造了“梭子丘白族風情老街”,為鄉村旅游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湘西古丈縣墨戎苗寨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依托地處旅游黃金帶的地理位置優勢,打造苗族非遺文化旅游品牌。
旅游為非遺搭建活化平臺
當非遺牽手旅游,為其創造了更為廣闊的傳承、傳播、發展空間。
6月19日,身著白族傳統服飾的演員們,在“梭子丘白族風情老街”街口跳起了富有白族特色的仗鼓舞,唱起悅耳動聽的桑植民歌,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走進老街,品白族三道茶,看一場由白族老百姓表演的非遺節目,充分展示出白族群眾的文化自信。
“每周2至3場演出和不定時的排練,已成為常態?!鄙V部h馬合口白族鄉文化站文藝專干左糧華介紹,在當地旅游發展的帶動下,由文化工作人員、非遺傳承人、梭子丘白族文化藝術團及漢劇團組成的文化人才隊伍應運而生,目前,當地演出隊伍已達30多人的規模,對傳承和發揚白族文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古丈縣非遺保護中心主任李琳筠介紹,為傳承苗族傳承數千年的“白色圖騰”——銀飾手工鍛制技藝,2016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墨戎苗寨成立了“苗族銀飾手工鍛制技藝傳習所”,集制作、展覽、體驗、銷售于一體,達到“以技養藝”的目的?!艾F在寨子里有銀匠師傅數十位,最高的月薪上萬元。”李琳筠說。
湘西苗畫傳習所2009年入駐乾州古城,如今10年過去了,在國家級傳承人梁德頌的堅守下,不僅培養了一批苗畫能手,還將傳習所打造成了苗畫推廣陣地?!皩髁曀_在景區,依賴景區人流量,苗畫就有了得天獨厚的推廣優勢?!绷旱马灥呐畠骸⒚绠嬁h級傳承人梁金翠介紹,傳習所對游客開放,可體驗苗畫制作流程,還與相關學校開展了研學合作。
為脫貧攻堅增添文旅力量
非遺與旅游效應疊加,為脫貧攻堅增添了強勁力量。
隨著文化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墨戎苗寨先后榮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等榮譽,更重要的是,每一位村民都在苗寨的振興中獲得了實惠。王琴嫁到這里時,呈現在她面前的是行路難、就業難等一系列難題。如今,她家的房屋租給了旅游公司作為苗族婚俗文化展示館使用,她還在自家院子里擺起了攤位,賣苗繡制品、土特產等,每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
56歲的向國建是梭子丘村的文化能人,不僅霸王鞭、仗鼓舞、漢戲樣樣在行,還是儺愿戲的市級傳承人。他和妻子向月春都是“梭子丘白族風情老街”文藝演出隊的隊員,兩人每月演出收入近2000元?!拔覀冞€在風情老街上開了家米粉店,生意也不錯?!毕驀ū硎?,他們家已于2017年順利脫貧。
“依托‘梭子丘白族風情老街’,我們通過電商服務平臺、白族旅游餐廳等旅游服務商體,參與到老街的旅游經營之中,切實促進了群眾增收?!鄙V部h馬合口白族鄉副鄉長向雪娟介紹,自2017年7月開街以來,先后接待來客2.8萬多人次,帶動當地各經營主體創收25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