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陽,衡東。位于湖南東部偏南,居湘江中游的衡陽盆地與醴攸盆地之間。衡東縣有“魚米之鄉”、“皮影戲之鄉”、“花鼓戲之鄉”、“剪紙之鄉”和“印章之鄉”之稱,人文豐富風光秀麗。
一起來看衡東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全部5大古村落,你去過幾處?
1、衡東縣甘溪鎮夏浦村
夏浦古村落位于衡東縣中部甘溪鎮的中南區域。名列第2批中國傳統村落。
該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村落西面廣闊開敞,與水對岸的山峰遙相呼應,屬于典型的“依山靠水”型村落。村落坐東朝西,以蕭家大屋為中心,大屋北側的吳家屋場尚存,大屋后山上譚公廟仍在。
蕭家大屋靠山面水,背陰面陽。大屋為清代道光二年建造,采取宅第式院落布局,磚木結構,長寬四進七橫,占地約20畝。大屋建筑特征為典型的湘東南鎖頭形結構,大屋梁架均以實木加工,圓中帶方,屋面正脊兩端生起上揚,屋兩側三字山墻弧線形態優雅,彰顯衡東地區清期建筑遺風。
特別是房屋上的磚雕、木雕及彩繪工藝等展現了濃厚的地方風格。整體院落由槽門、過廳、大廳、祖堂、兩側廂房及各屋之間的天井組成。
2、衡東縣楊林鎮楊林村
楊林村坐落在洣水之畔,衡山火車站往東南60余里。名列第2批中國傳統村落。
一線200余米長、青磚、青瓦、三字墻的傳統民居,錯落有致、肅穆古樸。
村落來歷可追溯到唐朝的楊林埠,因河岸楊柳成林、青翠蔥郁得名。
現存建筑以清代中晚期、民國年間為主,屬湘南地方建筑,以祠堂、商鋪形式居多,前店后宅“商住一體”。
3、衡東縣高塘鄉高田村
高田村,居洣水支流永樂江南岸。入選第2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整體村落選址位于永樂江畔高田灣內,河灣外圍為山丘地貌,山林植被豐富,自然環境優美。屬于典型的“依山靠水”型村落選址類型。
這里,以新大屋、九魁公祠、田垅大屋等建筑構成村落,各建筑均為磚石木結構,四合院布局,建造工藝為地方傳統風格,建筑形式有祠堂、祖屋、民居、獨體建筑和院落建筑等。村落古建筑是典型的湘東南地區民居,村民多為明代遷來的單氏后人。
4、衡陽市衡東縣草市鎮草市村
衡東縣草市鎮草市村,名列第4批中國傳統村落。這里又被叫做草市古鎮,一個寧靜古樸的久遠小鎮。
草市古鎮最初形成于唐、宋時期,明清兩個朝代都曾設巡檢司,以巡檢司和練兵的草坪而名草司,后更名草市。古鎮存留至今的古街、古廟、古橋、古建筑、古碼頭各具神韻。古鎮按五行八卦的布局設計建筑的,其東方“朱家口”屬木;南方“晏婆塘”屬火;西方“司門前”屬金;北方“曾角彎”屬水;街中的“四四方方一顆印”屬土。
如今到古鎮,依然可見規模宏大的樣子。尤其草市古街,曲徑通幽,值得尋訪。踏足其間,青石板,青磚墻,無不透著古樸的氣息。探一方古韻,尋一段過往。
古鎮的靈山廟始建于后唐同光年間。靈山上有三德侯王殿,也有真人廟,還有觀音廟,是衡東境內真正的佛道一體場所。每年農歷9月13日開始為期十天的靈山廟會,是草市古鎮非遺之一。
5、衡陽市衡東縣榮桓鎮南灣村
湖南省衡東縣榮桓鎮南灣村,名列第4批中國傳統村落。這里是羅榮桓元帥的故鄉。
這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周圍被峻秀挺拔的金覺峰、鳳凰峰和蓬源軒環繞著,村里有條不足200米長的南北向小街,古街中間架著一座青石板橋名叫馬公橋,一條小溪從馬公橋北端垂直穿過后折轉南流,“南灣村”因此而得名。
羅榮桓故居,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居景區主要紀念設施有羅榮桓故居、羅榮桓青少年時期革命活動舊址群、羅榮桓銅像紀念廣場、羅榮桓生平業績陳列館、八一林、緬帥園、浮雕墻等。
故居為清末民居建筑風格,占地面積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540平方米,前后三進兩側帶天井和廂房,磚木結構,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建筑特色古樸大方,采光合理,布局精心。正墻外面用彩色泥塑“文王訪賢”“桃園結義”“草船借箭”等歷史人物的故事,以示“忠信孝悌”之族規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