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景觀源于人們的鄉村活動,是人與自然和諧最生動的寫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種生活習慣世世代代影響著人們的審美和追求,深深地烙印在人們的血脈之中。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鄉村似乎成為人們一種難以割舍情懷。面對繁華喧囂的城市,污濁的空氣,人們更加珍惜和留戀靜謐的、清新的鄉村田園,更渴望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饋贈,籍以放松身心。鄉村景觀設計正是基于對人與自然深刻認知基礎上的鄉村風景的保留傳承,筑夢心田,為詩意棲居營造最美的風景。
鄉村景觀設計的原則
1.注重鄉村原生態,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原真性與健康性
農村景觀設計是以保護維持人類生命的自然生態環境為首要目的的設計。
具體來說就是“設計與生態過程相協調,盡量使其對環境的破壞影響達到最小,尊重物種多樣性,減少對資源的剝奪,保持營養和水循環,維持植物生境和動物棲息地的質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環境及生態系統的健康。”
2.構建精神家園,尊重地域特色文化與精神內涵
堅持尊重地域特色、保護傳統文化的原則,是突出個性尊重當地居民生產生活的人性化設計原則。
地域特色即當地特色,它包含了當地特有的天時地理和人文。地域文化包含了歷史傳統、民俗風情風物,是當地老百姓不可缺少的精神財富。
農村景觀設計要利用和發揮地域特色,保護傳統文化,豐富當地的文化生活,重整精神家園,讓當地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豐富更加有意義。
3.傳承中華智慧與美德,打造經濟、實用、美觀的新鄉土建筑及景觀
農村景觀設計要提倡經濟、實用、美觀的設計理念。村莊的環境是農村景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有就地取材建造房屋的優良傳統,以實用堅固為建造原則。我國各地農村至今保留完好的古老村莊大都是遵循這一原則,各地農村有著不同材料建造的各式各樣的古老民居,大都是祖先們因陋就簡,因地制宜,滲透著人類的智慧和才智,造型別致,居住功能完善。
經濟實惠,充分展現在中華智慧與傳統美德,值得借鑒弘揚,應結合場地的特質,優先選擇價廉物美的建筑材料,建造有品位的符合當地特色的新鄉土建筑景觀,這是我們景觀設計師應盡的責任。
4.堅持可持續發展,優先考慮生態化、無污染、可循環的清潔能源和材料
目前中國正處于重構鄉村和城市景觀的重要歷史時期。城市化、全球化以及唯物質主義向未來幾十年的景觀設計學提出了三個大挑戰之一就是“能源、資源與環境危機帶來的可持續挑戰”。
節能環保、資源再生是綠色設計的根本,在農村景觀設計中只要堅持這一理念,可以節約更多的資源,如利用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這是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長遠戰略,是造福于人類的設計觀,在全球能源、資源與環境危機的情況下更需要長期堅持這一設計理念。農村秸稈回收利用,垃圾無害化處理,減少環境污染等問題都是我們在景觀環境設計中應該關注的重點。
鄉村景觀設計的方法
1.以生態為核心,合理運用以自然肌理為特色的點線面設計手法構建鄉村景觀骨架
當代景觀設計講究的是點線面的綜合運用,需具體手法和抽象手法完美結合,設計時要講究節奏和韻律,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以生態為核心,以自然為主題,從而形成鄉村的自然肌理與表現風格。
尊重點狀景觀在鄉土自然中的運用。點是鄉村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古樹、古井、古橋、古厝等等。合理的運用可以為設計增色,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運用自由、放射、陳列、旋轉等不同點的排列方式進行布局。如,可以把每個小的景觀看做一個點,設計者可以根據景觀的整體布局進行小的景觀的分布,使整個大景觀更具鄉村田園風格。
尊重線性景觀在鄉土自然中的應用。線條的運用也是鄉村景觀一種必不可少的方法,如鄉道、溪流、街坊、湖岸等等。直線具有方向性,上升感,而曲線具有流動之美,設計者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直線和曲線結合的手法,突出流動和上升的感覺,更顯自然之美,生態之美。
面是線條不沿著原有的方向移動形成的面積,關于面的造型有多種多樣,如幾何圖形、不規則圖形、偶然形等,不管外形如何,關鍵在于設計者在設計的過程中怎樣把握美感。如,設計者在設計一塊觀賞景觀時,就可以采取不規則形狀,這樣的景觀看起來會比規則的面更具人情味和觀賞性。
2.發現四季景色變化之美,采用因時因景制宜的設計手法打造鄉村特色景觀
景觀的設計要講究因時因景制宜,才能充分突出鄉村特色。
以景觀中植物的配置為例進行說明,鄉村植物配置要根據鄉村的整體結構進行。鄉村植物無論是叢植還是孤植,無論是純林還是混林,無論是片植還是行植,都要根據總體景觀及其季相變化,因時、因景制宜。
以建筑物周圍植物配置來說,在配置過程中,一是將建筑物,如亭子、假山等建在樹木中間,達到時隱時現的效果;第二就是將建筑作為主景,在其旁邊輔以幾株較大喬木,作為遮擋,再從地下配置低矮的灌木或者鮮花,用作陪襯,以此來體現人工美與自然美的完美結合,突出鄉村氣息。
3.突出鄉村景觀的心靈屬性,采用剛柔并濟的設計手法營造靜謐、安逸的鄉村氛圍
古人講寧靜致遠,現代社會處于一種喧囂的環境中,而鄉村相對是寧靜的,人們心靈深處更渴望擁有一種靜謐平和的環境,而相對寧靜的鄉村恰恰滿足了這種強烈的訴求,因此設計者在進行景觀設計的同時,要充分把握住寧靜這一主題進行。
具體說來,則是要把握好節奏與韻律的運用,景觀的設計強弱得當,突出安逸的景象,高低均勻、剛柔并濟,突出靜謐的特色,從整體把握鄉村風格。
4.注重色彩搭配,充分運用立體化鄉村圖景的設計手法盡顯鄉村本色
鄉村的突出特點就是色彩奪目,繽紛多彩,因此景觀的設計也要色彩突出,所以在設計中應著重考慮植物色彩的搭配。
如,在進行綠色植物搭配時,可以根據嫩綠、翠綠、深綠、濃綠的順序進行,符合季節的變化,給人一種層次感和波浪感。
在進行色彩搭配時,要注意的是考慮植物葉叢的類型,這也是植物色彩搭配的一個重要環節。
葉叢類型會影響設計的季節交替關系、協調性和可供觀賞性,在進行搭配時,植物的色彩應與其可供觀賞性相適應。
夏季應以綠色為主,其他顏色為輔,突出夏季的特色,同時五彩繽紛的花色都能夠與綠色很好的搭配,增添景觀的活力與感染力。而秋天則可以黃色為主體,豐收的圖景才是鄉村的本色。
5.延續場所文脈,注重特色元素的創新應用手法構建文化與精神家園
鄉村景觀是生活在鄉村地區的人們在土地上建造房屋、耕種土地、生存繁衍形成的。
在土地上所遺留的肌理與歷史,事實上也是一種“自然”的過程,是人與自然相互適應而產生的“自然的”結果,是土地特有的特征。這種肌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土地的文化價值、標準和態度的發展演變,凝聚著豐厚的人文精神,是記憶的集中體現。
在設計中,注重反映鄉村景觀所體現的場所歷史、延續場所文脈,成為構建新景觀、體現場所獨特性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