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座城市文明程度與品味高低的衡量標準之一,園林景觀水景設計日益凸顯了其對于城市發展與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水景作為一個重要的造景要素,不僅可以提高園林的品味和景色的美感,還能人們產生愉悅的體驗感。
水景具有不同的形態,而不同的形態又能衍生出豐富多彩的變化形式。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園林水景常見的形態種類及其設計要點。
1.噴水景觀
噴水景觀的類型很多,大體可分為:普通裝飾性噴泉、與雕塑相結合的噴泉、水雕塑、自控噴泉等。
在一般情況下,噴泉的位置多設于建筑、廣場的軸線交點或端點處,也可以根據環境特點,做一些噴泉小景,自由地裝飾室內外的空間。噴泉宜安置在避風的環境中以保持水形。
2.流水景觀
在流水景觀設計中,分為自然流水與人工流水。流水景觀設計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岸線護坡,通過水岸修剪保障河道安全、加強景觀效果、減少水流對岸線的沖蝕等。
寬大的河流修建岸線必須根據防洪要求進行設計,小型流水彎道處必須保證彎曲半徑不小于水道寬度的5倍。
而從安全、節能和利于近水游玩的角度出發,人工景觀流水的深度一般控制在200-300mm之間,并在水流匯集處修建排水設施,保持水流潔凈,避免循環系統淤塞。
3.落水景觀
落水景觀以瀑布和跌水最具代表性,且這兩個的管理水的手法很相近,只是瀑布主要利用自然山石為載體來塑造水景,而跌水是利用規則的形體為載體來塑造水景。
跌水是連續落水組景的方法,因此跌水選址一般在坡面較陡、易被沖刷或其他需要的地方。
而人工瀑布則按其跌落的形式分為滑落式、階梯式、幕布式、絲帶式等多種形態。
為了確保瀑布沿墻體、山體平穩滑落,應對落水口處山石做卷邊處理,或對墻面作坡面處理。人工瀑布因其水量不同,會產生不同視覺、聽覺效果,居住區內的人工瀑布落差一般控制在1m以下。
4.靜水景觀
靜水景觀是指以自然的或人工的湖泊、水庫、水田、池塘、水洼等為主的水景形式。靜水景觀在公共環境和人居環境中被廣泛應用。
以人工湖為例:人工湖水體的近岸2m范圍內的水深不得大于0.7m,達不到此要求的應設護欄;
無護欄的園橋、汀步附近2m范圍內的水深不得大于0.5m;
硬質駁岸、景橋側面凌空高度大于0.7m時,應設護欄,護欄高度大于或等于1.05m。
對于小型人工湖和造價許可時可以采用鋼筋混凝土硬質湖底和駁岸;大型人工湖一般選用軟質湖底,防水材料可以選用天然鈉基膨潤土防水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