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北京東城區平安大街的段祺瑞府邸曾經是20世紀初葉北洋政府的辦公地所在。段府的建筑是由一組極具特色的、中西式風格兼容的多幢類宮殿式樓房群落組成。其設計精致,造型獨特,建造考究,既不同于傳統的中國古代宮殿建筑,也與通常的中西式合璧的一般建筑迥然有異,其風格獨樹一幟,與近現代種種風格特異建筑相比仍顯得稀有,頗具審美觀賞和歷史文物保護價值。
段府作為短暫的北洋政府的歷史見證者,先后經歷了清帝退位、民國始建、袁世凱稱帝、北洋政府臨時主政、軍閥內戰……一直到國民黨敗退南撤、北京和平解放、新中國成立的將近半個世紀的歷史變遷,目睹了近代中國多災多難的歷史命運和中國人民站起來的偉大時刻。
筆者因工作兩次造訪段府舊址。百年滄桑,今天的段府舊址系某大學的教工宿舍。莊重的衙署大門洞開,居民可以任由出入,院內建筑已然是“七十二家房客”式的宿舍樓。舊址內院的基本格局未有改變,但各種后建的劣質建筑卻疊床架屋、鱗次櫛比,且年久失修,顯得極不相稱。樓際間管線橫陳、居家什物裸露堆砌,各種水、電、火隱患隨時可因不慎釀成災害。唯獨兩幢主樓的外貌仍顯示出當年的建筑風采,建筑外墻的眾多雕刻裝飾仍尚未有大的損壞,雖風雨剝蝕,但神采依然。
北京作為國家政治文化中心,數十年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文化部門對有價值的古建的修繕保護不遺余力,成果斐然。未曾想這樣一座重要的府院和富有人文歷史內容的建筑群卻因顯見的種種原因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和利用,令人扼腕。筆者建議可否將段府作為國家重要項目著手予以保護修繕,用作恰當的用途以發揮其應有的價值:請由政府主管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調研論證,有無動遷、修繕,用于文物保護和另作它用之價值和可行性;請由政府主管部門會同相關單位協商教工宿舍異地安置方案,動遷院內住戶。
?。T遠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