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源葉氏民居位于龍游縣石佛鄉(xiāng)三門源村,建于清道光年間(1821—1850)。建筑坐東北朝西南,原總體布局由中、北、南三條軸線組成,中軸線為三進兩明堂格局;南北軸線各分為東西兩個小院落,均二進一明堂,共有五個院落。現(xiàn)僅存中軸線的“芝蘭入座”及南軸線的“荊花永茂”“環(huán)堵生春”三個院落,占地面積約4500平方米。
“荊花永茂”磚雕門樓
“芝蘭入座”為三進三開間前廳后樓形式,其規(guī)模最大、裝修精美,是葉氏民居的核心部分。第一進門廳,正立面為二柱三樓式磚雕門樓,額枋上飾有九塊戲曲人物磚雕,以及漁、樵、耕、讀,八仙、暗八仙等內(nèi)容,門額陽刻行楷“芝蘭入座”四字,工藝精湛;明間梁架四柱七檁穿斗式結(jié)構(gòu),明間、次間天花皆施方形藻井。第二進為兩層樓房,正面重檐,背面單檐,進深七檁穿斗式構(gòu)架,底層前廊天花飾雙鳳圖案。第三進后樓為走馬樓,七檁用五柱穿斗式梁架,天井四周檐樓用隔扇窗,設坐檻與欄桿,木雕裝飾精致。
“荊花永茂”和“環(huán)堵生春”規(guī)模略小,皆為對合式二進三開間樓屋,二層為走馬樓;外立面均有二柱一樓式仿木磚雕門樓,額枋上飾有七塊戲曲人物磚雕,門額分別陽刻行楷“荊花永茂”“環(huán)堵生春”。
“芝蘭入座”第三進正立面
值得一提的是,三座建筑的門樓均以雕花磚砌成,題材豐富,工藝精湛,其中尤以二十三塊婺劇戲曲磚雕為精華,都是明清時期廣泛流傳于浙中、浙西和部分浙南以及贛東地區(qū)的婺劇經(jīng)典劇目,是研究地方戲曲史難得的珍貴資料。
民居內(nèi)磚雕
葉氏民居布局合理,是龍游民居三進二明堂、“對合屋”形制特征的典型。木雕裝飾主要集中在牛腿、天花藻井、隔扇門窗等處,題材以寓意吉祥的人物、動物、花卉為主,木雕、磚雕工藝嫻熟,是龍游清代民居建筑中最為優(yōu)秀的代表之一。
三門源葉氏民居,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