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的千年古鎮。隨著烏鎮古鎮旅游的蓬勃發展,為響應建設“美麗中國”的號召、推進建設“美麗鄉村”的進程,烏鎮國際旅游區圍繞“1個大烏鎮帶動16個小烏鎮”的戰略目標,依托烏鎮旅游的品牌效應和虹橋村優越的地理位置及生態優勢,啟動了烏村項目。
烏村項目定位于“體驗式的精品農莊”進行開發,強調對鄉村肌理保護基礎上,引進國際先進的“農莊度假”理念,營造具有典型江南水鄉農耕文化的傳統生活氛圍,打造成適應現代人休閑度假的“桃花源”。
烏村,位于烏鎮西柵歷史街區北側500米,系緊依京杭大運河而立的歷史古村落,總面積450畝。全村圍繞江南農村村落特點,以精品農產品種植加工區、農事活動體驗區、知青文化區、船文化區等構成四大板塊,內設酒店、民宿、餐飲、娛樂、景觀等一系列適應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的配套服務設施,與烏鎮東西柵景區聯袂互補,是古鎮古街古村落的新型旅游度假目的地景區。
烏鎮轉型大背景下的試點之作
與國內其他新農村開發項目相比,烏村有著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以及無法比擬的基因血統。作為烏鎮旅游下一期工程,烏村緊鄰烏鎮西柵,低于滬蘇杭旅游黃金三角地的核心,坐擁中國最優質的客源基地、最具特色的江南水鄉風景名勝,游客爆棚的5A級景點。
烏鎮的旅游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很容易輻射給烏村。如此優質的客源地市場,估計舉國上下,幾乎無人能比。2015年全年烏鎮景區游客接待量應該超過800萬人次。如何在基礎上,進行有效的客流分享,提高旅游體驗質量,進而增加旅游頻次和客單價,都是擺在烏鎮旅游面前的重要課題。
烏村的開發,應運而生。烏村代表的新型鄉村旅游和莊園經濟,與東柵西柵代表的古鎮旅游相比較,風格自有不同。同時,烏村提供的鄉村農俗和原生態自然體驗,完全可成為現有景區文化體驗的補充。這些均有助于做大烏鎮全域范圍的旅游經濟,增強各景點的聯動效應。
因此,烏村景區開發依托烏鎮成熟景區大客流量,打造創新旅游體驗的試驗田,旨在完善烏鎮全域旅游功能布局。
綠色江南鄉村
展開烏村游覽全圖,直入眼簾的是一派水網交織和阡陌縱橫的綠色江南鄉村景象。從整體規劃角度分析,與傳統酒店相比,烏村就是一個“配套散落四周,客房居于核心”的中型酒店;
其中,烏村基本保留原有民居,形成特色民宿板塊,該板塊功能以“靜”為主,建筑以“修舊”和“補舊”為主;住宿板塊的外圍拓展區域形成休閑娛樂體驗的配套板塊,該板塊功能以“動”為主,建筑以“新建”為主。
通過路網和水網的相互交織,烏村的住宿和配套兩大板塊各自細分為不同的組團。其中,住宿板塊根據建筑外立面、周邊小景觀、文化元素符號等細節,劃分為桃園、竹屋、漁家、米倉、磨坊、酒窖、知青年代等7大主題住宿組團,以獨立的鄉村院落為單元。
周邊配套區域,具體包括美食中心、活動中心、青墩、烏墩、采摘區、燒烤野炊區、小動物樂園等組團。
在這里,流淌千年的京杭大運河從北面繞村而過,更顯這一方江南小村的寧靜,奠定了烏村的活水之源,并在烏村范圍內形成望津灣和烏村灣兩個典型港灣。
作為功能區隔的水路,它將烏村主要的新建區域如美食中心、活動中心以及青墩烏墩進行了組團式的分隔。
這三個新建區域,均為公共活動區域,正是有了水路的分隔,不僅讓其與住宿板塊實現動靜分離,而且讓其活動主題更為集中,照顧到不同客群的多元化休閑娛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