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發展紅色旅游和鄉村旅游。當前應緊緊圍繞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結合天水實際,破解關鍵問題,助力鄉村振興,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強化理念指導,統籌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引領
鄉村旅游發展應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保護好鄉村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文化資源,這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所在。為此,應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升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為鄉村旅游發展筑牢生態基礎。
二、科學規劃藍圖,把握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方向
實現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必須制定科學的鄉村旅游發展規劃,明確發展思路和目標,把握好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要科學開展鄉村旅游地生態安全評估,明確區域發展鄉村旅游的可行性。根據區域鄉村旅游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進行實地調研,并聽取村民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的可操作的高質量發展規劃,把握好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方向。
三、優化資源配置,加強鄉村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動力
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產業融合是推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一是鄉村旅游和農業產業相融合。應充分發揮農業的多功能性,特別是要開發出具有鄉土特征的農業產業,實現農業功能從生產向生態、生活功能的深度拓展。二是鄉村旅游和文化產業相融合。要注重挖掘具有鄉土文化的產業,以鄉村原生態、原始建筑群和鄉村文化等鄉村意象作為切入點,設計出具有歷史文化氣息的鄉村旅游產品。同時要提升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和品位,形成鄉村旅游新業態,實現由觀光經濟向體驗經濟的轉型升級。
四、健全完善體制機制,提高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水平
健全完善體制機制,首先要創新鄉村旅游發展管理體制。應成立鄉村旅游發展領導小組并設立辦公室,負責鄉村旅游發展日常工作。同時,還要建立健全部門之間的協同工作機制,推動鄉村旅游向高質量發展。其次,要建立健全符合域內鄉村旅游發展特點的運營機制。第三,建立健全鄉村旅游發展監督機制,為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好更開放的環境。
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鄉村旅游高質量管理水平
當前,鄉村旅游從業人員服務意識相對淡薄,服務和長久發展理念相對滯后,必須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首先要注重高水平人才吸納,應根據本區域鄉村旅游發展實際和產業化發展需求吸引高水平人才。政府部門還應加強與當地旅游專業院校的有效對接,做好人才輸送和對口培養幫扶工作。其次,要注重鄉土人才培育,加強專業知識培訓和專業能力提升。第三,實施精準育才,對愿意留在農村并可以帶動農村產業發展的人才實行專項育才計劃,造就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能帶動的土專家、田博士、農創客,帶領發展鄉村旅游,增加農民收入。
六、創新旅游業態,尋求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方式
旅游資源的本質特征是要求差異化發展。所以,要充分滿足游客求新求異求奇的心理,為游客提供差異化的旅游體驗。在鄉村旅游發展中,同質化的旅游業態建設,不僅是資源的浪費,也容易引起同行業的不良競爭,更會使旅游者產生審美疲勞,影響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從當前情況看,鄉村旅游資源呈點狀分布,但大多數存在外在建設同質化情況。所以,應依托各旅游點差異化資源,發展一村一景、一村一風情的鄉村景區,使旅游者產生不同的新奇體驗。
七、重視塑造宣傳,打造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品牌
首先要探索“互聯網+鄉村旅游”營銷模式,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把鄉村旅游品牌、旅游產品、旅游路線、旅游體驗等通過互聯網推銷出去。二是通過線下實體方式對鄉村旅游品牌進行推介。加大政府在各類貿易和活動中推介鄉村旅游品牌和農特產品的力度,讓目標人群對鄉村旅游產生興趣繼而游購娛。三是開展線上直播營銷推廣。通過電視或社交軟件直播特色農村農業及農產品,推進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