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老齡人口,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傳統養老模式已無法滿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養老需求。催生萬億市場的“銀發經濟”藍海,給養老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
目前,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也已經出爐,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2.6億,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預計在“十四五”規劃期間,我國將由老齡化社會進入到老齡社會,到2050年,我國人口老齡化將達到最高峰,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接近30%。
在這個規模龐大的老年群體中,絕大多數都是健康活力老年人,他們有時間、精力,也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提高自己生活品質的愿望,使得老年旅游,包括“候鳥”養老、旅居養老等逐漸成為其喜聞樂見的養老基本服務形式。
另有數據顯示,我國中老年人年旅游消費預計在2021年超7000億元,2016—2021年旅游消費平均增速達23%。伴隨移動互聯網的不斷滲透,新興市場中老年人群的數字鴻溝逐漸消弭,有錢又有閑的老年人的出行阻力大大減小。
面對養老產業這塊巨大的蛋糕,近年來,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在我國現行產業結構中,旅游業作為后起之秀逐漸成為帶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老年人消費觀念的轉變,“旅游+養老”的旅居養老消費模式逐漸興起,正在成為一種新型養老方式。
旅居養老的概念是從旅游居住和養老兩個方面演變而來的。一個方面是根據旅游產業下的演化,養生旅游、候鳥式旅游。另一方面是由養老的方式進行演變,家庭養老、社區養老、度假養老最后演變到旅居養老模式。旅游業和養老業跨界融合的產業優勢,其帶來的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管理創新,或將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
旅居養老,產品是關鍵
鑒于空閑時間的增多、空巢家庭的增大、可支配資金的自由,“候鳥式”旅居養老也將成為老年人養老的一種方式。要利用養老政策頻發的利好優勢,依托本地特色的養生養老資源、醫療資源以及良好的生態環境資源優勢,設計推出符合銀發一族游客需求、具有當地特色的健康游系列產品,比如度假溫泉康養、山地休閑體驗、中醫健康理療等體驗式旅游產品,尤其要關注度假住宅、康體療養兩大產品,進一步豐富養老旅游產品體系,通過“養老+旅居+N”模式,打造旅居養老的品牌,拓寬養老服務業和養老產業發展渠道。
根據老年市場所體現出來的“慢旅游”的特征,度假屬性的休閑產品是老年市場的主導產品,在老年市場對養生、保健、養老等旅游需求的刺激下,度假住宅、康體療養兩大產品有望成為未來老年旅游的主流。兩大產品的設計對氣候的適宜性和綜合配套服務比較敏感,所以氣候適宜、環境良好的近程區域最具有潛力,能成為養老住宅和康體療養度假產品開發的熱點區域。
同時還要考慮培育養老服務人才,構建良性養老服務行業生態,要充分發揮目的地在生態、氣候、環境、文化、資源等方面的互補優勢,鼓勵養老社會組織、養老服務企業等積極參與,共同打造旅居養老新模式,推動養老服務業高質量、協同、融合發展。要考慮老年人的實際需求,主要解決老年人所擔心的安全、食宿和服務質量差的問題,通過活動和行程的設計幫助老年人參加旅游養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