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官古城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是個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鎮,早在中國的漢代便開始曬鹽制鹽,因此得名鹽官。
鹽官古城是觀潮勝地,并建有觀潮勝地公園,園內擁有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魚鱗石塘、明代占鰲塔、孫中山觀潮亭、毛澤東觀潮詩碑紀念亭等景點。
海寧鹽官鎮是觀潮勝地,觀潮勝地公園為東西向狹長地形,全長1360米、總占地16.24公頃。抗戰前,海塘一帶已有海濱公園。1994年起,重建海濱“觀潮勝地公園”。園內擁有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魚鱗石塘、明代占鰲塔、孫中山觀潮亭、毛澤東觀潮詩碑紀念亭、乾隆手植古樸、史量才紀念碑、鎮海鐵牛等景點。
當中國歷史走進清王朝統治時期,海寧鹽官鎮與清朝王室們又有了一層斬不斷理還亂的關系。乘汽車一駛進海寧沿途便可以看到“乾隆故里,觀潮勝地”的巨幅大字,觀潮勝地貨真價實,而乾隆故里卻是大有文章在內的。
金庸是海寧人,鹽官因為他的《書劍恩仇錄》和乾隆有了糾葛。按照《書劍恩仇錄》所述,乾隆是朝臣鹽官人陳閣老的兒子,被調包成為雍正的皇子。當然,這純屬虛構,但鎮上因此有了乾隆酒樓。
古鎮最吸睛的建筑是清代的海神廟,供奉海神,仿故宮太和殿而建,2001年第五批國保。
在遠離京師的地方,建一座規格如此之高的廟宇,供奉的是一位無名的海神,是什么原因呢?
坊間傳聞,雍正上位處決了皇子和大臣,心生內疚,因錢塘潮每日有兩次潮汐,好似每日兩次上朝,比皇帝還多一次,故在這里建廟宇祭奠。
正殿后的御碑亭,內存御碑兩面分別為康熙和乾隆的墨寶。
古城有五座陸門,三座水門,走過翻新的宣德門,來到宰相府第風情街。
遮風擋雨的廊橋,花居雅舍,仿古宅院,庭院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