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時代,文化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形態,正逐漸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承的重要力量。而“中醫藥+非遺+文旅”的融合模式,更是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遠的意義,成為文旅產業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這種融合模式不僅滿足了人們對健康旅游的需求,還為中醫藥非遺文化的保護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為鄉村振興和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徑。
一、融合模式的內涵與價值
“中醫藥+非遺+文旅”融合模式的核心在于將中醫藥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一種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模式。中醫藥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智慧和健康養生理念,其獨特的診療方法、養生理念和藥材種植等都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和實用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則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生動見證,涵蓋了傳統技藝、民俗文化、民間藝術等多個領域。而文化旅游則是一種以文化為核心、以旅游為載體的新型旅游方式,它通過讓人們在旅行中體驗不同的文化,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
這種融合模式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M足健康旅游需求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識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健康、養生的生活方式。中醫藥以其獨特的養生保健理念和方法,能夠為人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通過與旅游的深度融合,人們可以在旅行中體驗中醫藥的養生文化,修身養性、防治疾病、延年益壽。例如,廣西桂林的中醫藥康養小鎮,結合當地自然景觀和中醫藥資源,開發了養生度假村和藥膳餐廳,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體驗中醫藥養生之旅。
?。ǘ┐龠M中醫藥非遺保護與發展
旅游作為一種大眾生活方式,為中醫藥非遺提供了更多的實踐和應用場景,有利于完善中醫藥非遺的生態系統,激發其生機和活力。游客的參與可以提高中醫藥非遺的可見度、應用率與影響力,增強其傳承實踐活力,實現有效傳承、傳播與轉化利用。例如,北京中醫醫院研發的草本面膜粉、黃芪舒潤霜等中醫藥保健品,通過旅游市場的推廣,不僅增加了產品的銷量,還讓更多人了解了中醫藥非遺文化。
(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推動中醫藥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有利于國內外游客深入體驗中醫藥智慧與實踐的魅力,對于普及中醫藥知識、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健康能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例如,云南大理依托白族扎染等非遺項目,打造了非遺體驗景區,游客可以在大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館學習扎染技藝,購買扎染工藝品,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ㄋ模┲︵l村振興
中醫藥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精神標識,在鄉村有著深厚的根基。一些地區的中醫藥旅游目的地推出的中醫藥養生民宿、中醫藥主題農莊等,不僅增加農民收入,推動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更能實現鄉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例如,廣西的一些鄉村通過發展中醫藥康養旅游,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和養生度假村,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推動了鄉村振興。
二、融合模式的具體形式
“中醫藥+非遺+文旅”的融合模式涵蓋了多個方面,包括中醫藥非遺旅游產品的開發、中醫藥非遺旅游商品與文創、中醫藥非遺餐飲與住宿以及中醫藥非遺數字化體驗等。這些形式不僅豐富了旅游產品的種類,還提升了游客的體驗感和參與度。
?。ㄒ唬┲嗅t藥非遺旅游產品開發
觀光旅游
開發中醫藥種植基地、中藥材博物館、中醫藥文化古跡等觀光線路。例如,廣西構建了五大健康旅游產業經濟帶,涵蓋西江中醫養生旅游、桂東北觀光度假等。游客可以在這些地方欣賞到中藥材的種植過程,了解中醫藥的歷史和文化,感受中醫藥的獨特魅力。
文化體驗旅游
通過中醫藥文化節、藥膳制作、針灸推拿體驗等活動,增強游客的參與感。例如,北京的一些中醫醫院和旅游機構合作,推出了“中醫針灸體驗之旅”線路,游客可以參觀中醫針灸診所,體驗針灸推拿服務,學習中醫藥養生知識。
康養旅游
打造中醫藥康養綜合體,提供中醫養生、康復療養等服務。例如,桂林的中醫藥康養小鎮,結合當地自然景觀和中醫藥資源,開發了養生度假村和藥膳餐廳,為游客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和養生服務。
會展節慶旅游
舉辦中醫藥博覽會、健康養生論壇等,推動中醫藥文化的傳播。例如,每年舉辦的中國國際中醫藥健康旅游博覽會,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眾多中醫藥企業和專家學者,展示了中醫藥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
(二)中醫藥非遺旅游商品與文創
特色旅游商品
開發中醫藥保健品、化妝品、保健器械等旅游商品。例如,北京中醫醫院研發的草本面膜粉、黃芪舒潤霜等,這些產品不僅具有中醫藥的保健功效,還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和實用價值,深受游客喜愛。此外,一些中醫藥企業還開發了中藥香囊、養生茶、艾灸貼等產品,將中醫藥的養生理念融入到日常用品中,讓游客在旅行中能夠帶回具有中醫藥特色的紀念品。
文創產品
結合中醫藥文化元素,開發具有創意的旅游紀念品,如中藥香囊、藥膳禮盒、中醫藥主題的文具、飾品等。這些文創產品不僅具有紀念意義,還能傳播中醫藥文化,讓更多人了解中醫藥的魅力。例如,北京的一些中醫藥博物館推出了中醫藥主題的筆記本、書簽、明信片等文創產品,將中醫藥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吸引了大量游客購買。
(三)中醫藥非遺餐飲與住宿
特色餐飲
推出藥膳、茶飲、中藥奶茶等特色餐飲服務。例如,北京白塔寺藥店開發的“枇梨杷啦拿鐵”咖啡,將中藥枇杷與咖啡相結合,受到了年輕游客的喜愛。此外,桂林的藥膳餐廳也推出了多種藥膳菜品,如蟲草花燉雞湯、人參燉豬蹄等,讓游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能享受中醫藥的養生功效。藥膳作為一種獨特的飲食文化,不僅注重食材的營養價值,還結合了中醫藥的養生理念,通過合理的搭配和烹飪方法,達到養生保健的效果。
主題住宿
建設中醫藥主題民宿、養生度假村等,提供沉浸式體驗。例如,桂林的一些中醫藥主題民宿,房間內布置了中醫藥文化元素,如中藥材標本、中醫藥書籍等,讓游客在住宿過程中也能感受到中醫藥文化的濃厚氛圍。此外,一些度假村還提供了中醫藥養生課程和體驗活動,如太極拳、八段錦等傳統健身功法的培訓,讓游客在放松身心的同時,也能學習到中醫藥的養生知識。
?。ㄋ模┲嗅t藥非遺數字化體驗
利用數字存儲、虛擬現實等技術,開發AI非遺體驗館、中醫藥文化數字展覽等,增強游客的互動體驗。例如,北京的一些中醫藥博物館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開發了中醫藥文化虛擬展覽,游客可以通過VR設備身臨其境地感受中醫藥文化的魅力。此外,一些景區還推出了中醫藥文化APP,游客可以通過手機了解中醫藥知識、體驗中醫藥養生服務。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不僅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還讓中醫藥文化的傳播更加便捷和高效。
三、典型案例分析
(一)廣西中醫藥健康旅游項目體系
廣西作為中醫藥資源豐富的地區,近年來積極推動中醫藥與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構建了五大健康旅游產業經濟帶,涵蓋西江中醫養生旅游、桂東北觀光度假、北部灣邊海休閑康養度假、桂西北長壽養生度假、桂中民俗體驗養生度假等多個領域。例如,桂林的中醫藥康養小鎮,結合當地自然景觀和中醫藥資源,開發了養生度假村和藥膳餐廳,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體驗中醫藥養生之旅。此外,廣西還舉辦了多場中醫藥文化節和博覽會,展示了中醫藥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推動了中醫藥文化的傳播。
(二)北京中醫藥健康旅游線路
北京作為中醫藥資源豐富的城市,推出了多條中醫藥健康旅游線路,涵蓋中醫針灸、中醫藥膳體驗,中醫藥博物館、中藥種植園參觀以及中醫藥國際旅游醫療服務等內容。例如,“中醫針灸體驗之旅”線路,游客可以參觀中醫針灸診所,體驗針灸推拿服務,學習中醫藥養生知識。此外,北京中醫醫院還研發了草本面膜粉、黃芪舒潤霜等中醫藥保健品,通過旅游市場的推廣,不僅增加了產品的銷量,還讓更多人了解了中醫藥非遺文化。
(三)云南大理非遺旅游融合
云南大理依托白族扎染等非遺項目,打造了非遺體驗景區。游客可以在大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館學習扎染技藝,購買扎染工藝品,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此外,大理還舉辦了多場非遺文化節,展示了白族扎染、白族刺繡等非遺項目,推動了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通過非遺與旅游的深度融合,大理不僅提升了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還為非遺項目的保護和傳承提供了新的途徑。
(四)校園中醫藥文化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校也開始探索中醫藥文化與教育的結合,舉辦校園中醫藥文化節。例如,海淀區舉辦的第四屆校園中醫藥文化節,通過“創新課程+沉浸式體驗”的形式,讓中醫藥“真好玩”。學生們可以在校園內體驗中醫藥文化,學習中醫藥知識,參與中醫藥實踐活動,如制作中藥香囊、學習太極拳等。這種形式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還培養了他們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和熱愛,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培養了后備力量。
四、未來發展建議
?。ㄒ唬┘訌娬咧С峙c規劃引導
政府應出臺更多支持中醫藥文旅產業的政策,加強規劃布局,推動產業集群發展。例如,設立中醫藥文旅產業專項資金,支持中醫藥文旅項目的開發和建設;制定中醫藥文旅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引導產業健康發展。此外,政府還可以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方式,鼓勵企業加大對中醫藥文旅項目的投入,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ǘ┨嵘诤系膶I水平
消除中醫藥與旅游融合的“兩張皮”問題,提升開發的專業化水平,確保中醫藥旅游產品的專業性和趣味性。例如,加強中醫藥與旅游專業人才的培養,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水平;鼓勵中醫藥企業和旅游企業合作,共同開發中醫藥旅游產品和服務。此外,還可以通過舉辦專業培訓、學術交流等活動,提升從業人員對中醫藥文化和旅游市場的理解,推動中醫藥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ㄈ娀沁z保護與傳承
通過非遺工坊、非遺體驗館等形式,鼓勵老一輩傳承人開門授徒,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中醫藥非遺的保護和創新。例如,設立非遺傳承基地,為非遺傳承人提供教學和展示平臺;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活動,提高公眾對非遺文化的認知度和參與度。此外,還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對中醫藥非遺項目進行記錄和保護,讓更多人了解和關注中醫藥非遺文化。
(四)拓展數字化應用
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如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開發更多數字化中醫藥非遺體驗項目,提升游客的參與感。例如,開發中醫藥文化數字展覽、AI非遺體驗館等,讓游客通過數字技術深入了解中醫藥文化。此外,還可以推出中醫藥文化APP,提供中醫藥養生知識、旅游線路推薦等服務,方便游客隨時隨地了解中醫藥文化。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提升游客的體驗感,還能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播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中醫藥+非遺+文旅”的融合模式不僅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旅游體驗,還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開辟了新路徑,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未來,隨著政策支持的加強、專業水平的提升、非遺保護的強化以及數字化應用的拓展,這一融合模式必將為文旅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