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地方,婚禮上也有許多與茶有關的儀式。例如,新娘入門要跪拜男方的祖先、長輩。祭祖、拜謁長輩時都要“敬茶”、“獻茶”,也有的地方稱為“拜茶”、“跪茶”。公婆長輩接受拜謁后,向新娘饋贈見面禮,俗稱“茶包”。
在浙江一帶,舉行婚禮時,要行“三道茶”儀式。第一道茶是白果茶,當新郎新娘接過茶后,雙手捧著;對著神龕和公婆深深作揖,然后將茶碗往嘴邊一觸而過,由家人收去;第二道茶是蓮子、紅棗茶,其禮節與第一道茶相同;第三道茶是清茶,新郎新娘又對著神龕和公婆深深作揖后,夫妻面對面一飲而盡。
為什么三道茶只喝最后一道,因前兩道茶是敬神靈和父母,祈求神靈保佑和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第三道茶表達夫妻稱心如意,恩恩愛愛。
在湖南衡陽一帶,舉行婚禮時,要喝“合合茶”。即讓新郎新娘面對面交腿而坐,男左女右手放在對方的肩上,男右女左的拇指與食指并成一個正方形,放一杯茶于其中,讓前來祝賀的親戚朋友每人輪流喝一口茶水。喝干了,再斟上茶水,直到在場所有的人都喝遍了為止。
湖南洞庭湖地區,在舉行婚禮時,新郎新娘要喝“交杯茶”。交杯茶是由男方女眷用茶盤盛著兩小盅甜茶,奉獻給新郎新娘。新郎新娘各用右手端起茶盅,兩人互相挽成連環套,然后脖子一仰,一飲而盡,要求飲時不許有一點茶水濺出。交杯茶表達夫妻恩愛,同甘共苦,來年育子。
四川岳池舊時的人們在新婚之夜,新娘要向全家老少及族內人倒茶相認。鬧洞房前,客人爭喝新娘香茶,實則觀看新娘容貌。洞房里,新婚夫婦要喝交杯茶,還要以紅棗、花生、桂子、龍眼泡入茶中,并拌以蔗糖招待客人,寓意早生貴子跳龍門。生兒育女是婚姻的繼續,也離不開茶。
在浙江湖州,孩子滿月要剃頭,需用茶湯來洗,稱為“茶浴開石”,有長命富貴、早開智慧的用意。四川岳池也有類似習俗。
在湖北黃梅地區,家中生了孩子,特別是男孩,丈夫要到丈人家報喜,岳母聞訊后,用紅布包一包細茶,由女婿帶回家,以示賀喜。
另外,侗族還有“打三朝”的風習,就是在小孩出生后的第三天晚上,賓客滿屋,主人會將桌子拼成“長龍席”,桌上放滿茶水、茶點、茶食,眾親友團團圍坐,邊唱歌邊喝茶,祈求上蒼保佑孩子長命百歲,聰明智慧。
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茶也是退婚的象征物。如貴州侗族地區,當男女婚姻由雙方父母決定后,若姑娘不愿意,可以用退茶方式退婚。
具體做法是,姑娘悄悄包好一包茶葉,選擇一個適當的機會親自送到男方家中,對男方的父母說:“舅舅、舅娘,我沒有福分來服侍兩位老人家,請另找好媳婦吧!”說完,就把茶葉放在堂屋的桌子上,然后離開,這門親事就算退掉了。
送退親茶時還很講究,姑娘在行前要充分策劃、周密安排。首先要選擇好返回的路線,同時也要偵察好男方不在家,只有男方父母在家的時機。否則退茶返回時,如果被男方或男方的親屬抓到,男方可以立即請客,強迫女方舉行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