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才子和女子也是多才多藝,要么出口成詩,要么琴棋書畫樣樣了得。那么傳統文化中的“君子六藝女子八雅”指的是什么呢?
“六藝”形成于周朝,是周朝貴族教育體系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技能,出自《周禮?保氏》,包括禮、樂、射、御、書、數,旨在培養貴族子弟多方面素養與技能,以維護統治秩序。
六藝
【禮】
指五禮,分別為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涵蓋了生活中各種禮儀規范和儀式,用于維護社會秩序和人際關系。例如祭祀祖先、婚禮、葬禮等都有嚴格的禮儀流程。
【樂】
有云門、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舞樂。是古代的音樂和舞蹈藝術,用于祭祀、慶典等重大場合,也有教育和娛樂功能,能陶冶情操、提升修養。
【射】
包含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是軍事射箭技術,白矢指箭穿靶子而箭頭發白,顯示發矢準確且有力;參連是前放一矢,后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剡注即矢發之疾,瞄時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襄尺為臣與君射,臣與君并立,讓君一尺而退;井儀是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御】
涵蓋鳴和鸞、逐水車、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指駕馭馬車戰車的技術,鳴和鸞是行車時和鸞之聲相應;逐水車為隨曲岸疾馳而不墜水;過君表是經過天子的表位有禮儀;舞交衢是過通道而驅馳自如;逐禽左指行獵時追逐禽獸從左面射獲。
【書】
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造字方法,轉注、假借是識字方法,在文字的創造、理解和傳承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比如“日”“月”是象形字,“上”“下”是指事字,“武”“信”是會意字,“江”“河”是形聲字。
【數】
包含方田、栗布、差分、少廣、商功、均輸、盈朒、方程、勾股,相當于現在的數學知識和運算方法,用于解決土地面積、糧食分配、工程建設等實際問題。
八雅
古代八雅通常指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具體含義如下:
【琴】
琴為圣賢、君子之器,善琴者通達從容。嵇康云:“眾器之中,琴德最優”。撫琴一曲,乃是涵養精、神、性情的最佳途徑。
【棋】
下棋是為了消遣,符合人類好斗的本能。正如笠翁《閑情偶寄》所云:“弈棋不如觀棋,因觀者無得失心”,但觀棋不語也是一種痛苦。
【書】
古人云:“人之氣質,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讀書不僅能進德,還能修業。
【畫】
古人作畫,一支筆,一張宣紙,縱橫恣肆,寫意流暢。古人作畫皆有深意,運思落筆,莫不各有所主。
【詩】
詩歌是開發人性、人心的根本,詩詞表現生活和精神世界,有韻律而富有感情色彩。
【酒】
古語云:“飲酒者,乃學問之事,非飲食之事也”,又說:“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古今智者,大多從一醉方休的境界中認識世界,徹悟人生,修煉品性。飲酒追求意境,不能亂飲,《尚書?酒誥》中就有“無彝酒”“禁沉湎”等說法。
【花】
古代詩人大多愛花,或借花言志,或借花抒懷。不同的花也被賦予了不同的寓意和象征,如屈原愛蘭花,陶淵明愛菊花等。
【茶】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僅是鑒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滌煩益思、振奮精神,也可細啜慢飲,達到美的享受。茶無貧富、貴賤之分,大俗大雅,盡在日常點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