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消費層次的不斷提升,以及公眾對于文化和個性化需求的日益增長,文創與鄉村發展的結合已逐漸成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途徑。眾多實踐案例的涌現驗證了這一趨勢的普遍性。當前,已經發展出多種鄉村文創模式,這些模式根據不同鄉村的特色進行適配,并利用多元化的文創手段來提升其整體價值。
鄉村文創的超市化不僅僅是一種商業模式的創新,更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和發展。通過將藝術融入生活,鄉村文創成功地吸引了更多的關注,并為鄉村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鄉村文創徹底走向超市化
鄉村文創逐漸從一種獨特的文化表現形式走向了“超市化”的發展趨勢。所謂“超市化”,并非貶義,而是指鄉村文創產品如同超市中的商品一般,種類豐富、易于獲取且貼近大眾需求。
從市場需求的角度來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鄉村文創產品的市場潛力日益顯現。以日本的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為例,這一活動由北川富朗發起,通過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來到日本新潟縣越后妻有地區創作藝術作品,將當地的農田、山林等自然環境與藝術巧妙融合。游客們來到這里,不僅能夠欣賞到各種精美的藝術裝置,還能參與其中,體驗藝術的魅力。這種將藝術與鄉村生活緊密結合的模式,不僅為當地帶來了大量的游客,也推動了鄉村文創產品的發展。如今,越后妻有地區已經成為了日本乃至世界著名的鄉村旅游勝地,其文創產品也深受游客喜愛。
可以說,鄉村文創的“超市化”是一種必然的趨勢。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信息的快速傳播,鄉村文創產品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手工藝制品,而是涵蓋了更多的領域和形式。例如,一些鄉村開始利用互聯網平臺推廣自己的文創產品,通過電商渠道將其銷售到全國各地。同時,一些企業也開始參與到鄉村文創的開發中來,為鄉村文創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鄉村文創“超市化”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一些地方為了追求經濟效益,過度商業化開發鄉村文創產品,導致產品質量下降;還有一些地方缺乏專業的人才和技術,難以開發出具有競爭力的文創產品。因此,在推動鄉村文創“超市化”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重保護和傳承鄉村文化的精髓,同時加強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提高鄉村文創產品的品質和附加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鄉村文創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藝術振興鄉村
藝術作為一種對物質資源依賴較小的創新方式,無論是廢棄的倉庫、老舊的工廠還是衰敗的街區,都能通過藝術的形式和改造煥然一新。
對于那些資源并不豐富,尤其是缺乏獨特旅游資源的鄉村來說,利用藝術激發其活力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策略。
1、涂鴉
涂鴉作為一種街頭視覺藝術,起源于美國的街頭文化。藝術家們在墻壁上創作壁畫,將原本平凡的街區裝點得既美觀又充滿創意,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這種文創形式也被應用于鄉村,催生了許多“壁畫村”。
鄉村文創正在經歷一種超市化的轉型,這種趨勢在許多地方都得到了體現。通過將傳統藝術形式如壁畫和雕塑融入到現代商業環境中,鄉村文創不僅保留了其獨特的魅力,還增加了與消費者的互動性。
2、壁畫
壁畫作為一種富有創意的藝術表現形式,已經在鄉村的各個角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藝術家們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畫布,而是選擇墻壁、小徑和臺階作為他們的“畫布”,將藝術作品與周圍環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這種創新的方式不僅為鄉村帶來了新的活力,也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覺體驗。
3、雕塑
雕塑是另一種常見的藝術表現形式,它以其立體的形象和豐富的交互感而受到人們的喜愛。與繪畫相比,雕塑更能引發情感上的共鳴和心靈上的震撼。在鄉村文創的超市化過程中,雕塑成為了連接消費者與文化的重要媒介,讓人們在欣賞的同時也能產生更深的情感聯系。
4、田園藝術
可以說麥田藝術、稻田藝術等田園藝術是最契合鄉村發展的藝術形式,目前,國內外已經有很多村莊通過創作麥田畫、麥田怪圈等作品吸引來大量海內外游客,助力鄉村發展。
麥田怪圈最早發現于英國,它們出現在麥田或其他農田上,由某種“神秘力量”壓平農作物形成的幾何圖案。其中許多麥田怪圈實際上是人為制造的。在英國,經常出現麥田怪圈的地方已成為熱門旅游點,每年為當地帶來數億美元的收入。在中國廣西,許多鄉村在稻田上創作畫作,展示出壯觀、多彩的稻田畫作品。
充滿鄉土特色的麥田與稻田,神秘的麥田怪圈,規模宏大、令人震撼的麥田畫和稻田畫,這些都為鄉村增添了別樣的魅力。鄉村最獨特的地方在于其本身濃厚的鄉土氣息。充分利用鄉村自身的農業資源,通過一些創意性的改變來創造更大的價值,這是我們應當追求的目標。
二、一村一品
一村一品的文創模式最初于1979年由日本大分縣知事平松守彥先生提出,這種模式更側重于鄉村產品開發的發展策略。推行“一村一品”意味著一個地方專注于發展一種產品或產業,通過集中資源和力量,深入挖掘并擴展某一產品或產業的潛力。若在更大范圍內推廣一村一品的模式,可以有效減少行業內部競爭,從而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
目前,這一模式在日本取得了最佳成效。以馬路村為例,它通過“一村一品”實現了經濟的飛躍。起初,馬路村只是一個人口僅千人的小村莊,但通過對村莊特色產品——柚子的深度開發、包裝和打造,最終成為了知名的富裕村,創造了年收入超兩億人民幣的佳績。
三、特色節慶
特色節慶是一種對本地文化、民俗、特色的集中性展現,這種文創模式非常適合本土文化濃厚的鄉村運用。節慶活動的持續時間短、影響力大、感染力強,并且可以讓游客有很深的參與感和體驗感,能夠一舉引爆鄉村的文旅市場。就目前的一些知名的節慶活動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音樂節
音樂節也有很多類型,它們有的是為了紀念某位音樂家而舉辦;有的是為了弘揚一種藝術形式而舉辦;有的為了發揚民族音樂;還有的音樂節包含多種藝術項目。對不同的鄉村來說,并不是每一種音樂節都可以助力自身的發展,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定位和實際情況的模式才能對鄉村的發展有所助益,否則,不過是大家一起看個熱鬧罷了。
比如,當鄉村的目標定位是年輕人時,選擇音樂節這種文創模式來激活鄉村就需要選擇受年輕人青睞的音樂形式,如電音節、流行音樂節等。例如,比利時的小鎮Boom通過舉辦電音節,成為了年輕人們的狂歡勝地,每年都吸引著數十萬的電音愛好者聚集于此,這個小鎮也因此而聞名世界。
2、藝術節
以藝術節激活鄉村有著大量的例子,比如日本的瀨戶內海藝術祭就是一個以舉辦藝術節實現鄉村振興的典型案例。藝術家的介入是否能重振地方,盡快解決鄉村經濟滯后、人口老齡化的問題?瀨戶內諸島用將近三十年的發展歷程來驗證并最終給出肯定的答案。
當然,鄉村最原本的特色還是需要得到尊重的,這里畢竟不是藝術家的畫布和個人秀場。在藝術介入的同時,還需要和鄉村與當地村民和解、取得他們的信任、爭取讓他們也加入創作,讓藝術真正和鄉村融為一體。
在瀨戶內海,藝術家在對江戶時代遺留房屋的改造過程中,喚醒了村民的本土記憶,同時讓村民重拾了對自我文化的認同與自豪感,逐漸化被動為主動地參與到藝術創作的過程中來。當文創模式完成到這種程度,就說明這種方式已經完全融入到鄉村之中,成為了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游客看來,也會更加自然、完整,更具吸引力。
3、戲劇節
說到戲劇節,我們最開始想到的可能就是烏鎮了。這個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多年建鎮史的地方,文化底蘊濃厚,其獨特的“旅游景區+節慶”的模式更是讓其在一眾節慶營銷、旅游景區中脫穎而出。
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創活動開始從一種文化現象轉變為一種商業模式,它們不再僅僅是為了展示地方特色或傳統藝術,而是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和消費者的喜好。這種轉變導致了鄉村文創活動的超市化趨勢——即它們變得越來越像超市里的商品,標準化、批量生產和銷售。雖然這種做法可能提高了某些地方的經濟收入,但它也可能導致地方特色和文化多樣性的喪失。
從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到青島國際啤酒節,從南到北,全國各個省市都在推出規模大小不一的節慶營銷。但是鮮少有將景區旅游和戲劇節活動結合的如此完美的地方,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單單一個節慶活動是無法在長遠上幫助鄉村發展的,只有發展好鄉村自身的文旅產業,有一個像旅游景區那樣完整的服務體系,再由像知名戲劇節這樣的節慶活動引爆,才能達到一個很好的發展效果。
4、農業節
農業節應該是最符合鄉村氣質的節慶活動,這是一種通過創意策劃來展現鄉村特色農產品的節慶文化活動,以短期聚集效應提升整個鄉村的知名度、影響力和美譽度。比如昌平草莓節、安吉白茶節、法國檸檬節、浙江平湖西瓜燈節等等。
通過熱鬧的節慶活動,開展行業論壇、產品推介、參觀體驗、娛樂項目、銷售促銷等一系列活動,對鄉村的特色產品和品牌進行塑造、宣傳和提升。舉辦農業節慶活動除了能夠在活動期間獲得經濟效益和品牌效益,長久來看,也能對鄉村的經濟有所促進。
四、文創主題村落
文創主題村落這一模式是所有鄉村文創模式當中產業整合最完整、對鄉村發展賦能最全面的模式。這種鄉村都是以一個核心IP形象為基礎,運用在鄉村的餐飲、住宿、交通、消費、休閑娛樂、鄉村旅游等方面,給游客提供一個沉浸式的旅游體驗。
像臺灣的妖怪村、馬耳他的大力水手村、日本的柯南小鎮等,都是以IP主題聞名世界的文創主題村落。在這些村落中,你仿佛置身于童話般的世界,觸目可及的地方都有著你喜歡的IP形象,所有的游玩項目都和這個IP有關,甚至是食物、旅游商品等。如果村莊選擇融合的是一個有著龐大受眾的IP,且表現手法過硬,想必村莊未來的知名度和經濟收益是不用愁的。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鄉村文創正逐步走向超市化。這種趨勢表現為將各種鄉村文化元素集中展示和銷售,類似于超市的商品陳列方式。消費者可以在這里一站式地體驗到各種文化產品和服務,從手工藝品到特色美食,從傳統節慶到現代娛樂項目。這種模式不僅提高了消費者的便利性,也為鄉村經濟帶來了新的增長點。同時,它也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保護,使得更多人能夠接觸并了解鄉村的獨特魅力。
鄉村文創模式千千萬,哪一種都能為鄉村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隨意選擇發展模式是不可取的,你需要明確地了解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文創模式才能發揮出1+1>2的效果。此外,你還需要選擇專業的團隊進行專業化運營,以文創賦能鄉村產業,才能實現鄉村振興。那么,說了這么多的鄉村文創模式,你更傾向哪一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