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淺談中國佛教寺院的建筑布局及參拜順序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20-12-21 10:31:06  來源:網絡
核心提示:自東漢開始,隨著佛教興盛,寺院建筑在中國發展起來,中國的寺院沒有接受印度神廟和佛寺的建筑模式,而是重新生成了獨具中國風格的建筑形式。中國佛寺一開始就融合了固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柯廟,依然是平面方形,對稱穩重,南北中軸線布局,構成整傷嚴謹,氣勢磅礴的建筑。

  自東漢開始,隨著佛教興盛,寺院建筑在中國發展起來,中國的寺院沒有接受印度神廟和佛寺的建筑模式,而是重新生成了獨具中國風格的建筑形式。中國佛寺一開始就融合了固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柯廟,依然是平面方形,對稱穩重,南北中軸線布局,構成整傷嚴謹,氣勢磅礴的建筑。


  很多人常常往來參拜寺院,卻一直不得參拜順序。其實,要熟悉寺院文化,必須了解寺院建筑的功能,當我們了解了建筑功能和內在的結構,進出就自然有了方向。


  下面,我們將逐一為大家介紹漢傳佛教的寺院殿堂布局:


  1、山門


  佛寺一般多建于山上,所以寺院的外門叫“山門”。中間一扇大門,即“空門;兩旁兩扇小門分別為無相門(東側)、無作門(西側)”,總稱“三解脫門”。


  許多寺院將山門建成殿堂式,叫“山門殿”。殿內塑有兩尊金剛力士像,形貌雄偉,怒目相向,手持金剛杵以鎮懾妖魔鬼怪。


  進寺院時,一般不走中間門而走邊門表示謙卑、不功高我慢。不要踩寺院的門檻,在左邊就走左門,先邁左腳;在右邊就走右門,先邁右腳。進寺禮拜或參觀一般以順時針方向走就可以。因為在古印度以順時針右繞為吉祥。



  2、鐘樓、鼓樓


  進山門之后,有鐘、鼓二樓相對。左(東)為鐘樓,右(西)為鼓樓。一般早晨先敲鐘,以鼓相應;傍晚則先擊鼓,以鐘相應。


  3、天王殿


  較大的佛寺都有天王殿。進山門之后,兩旁的鐘樓、鼓樓和中間的天王殿構成寺廟的第一重院落。天王殿有三個重要元素:彌勒佛、四大天王、韋馱菩薩。


  彌勒佛


  天王殿正中為袒胸露腹的大肚彌勒佛,彌勒佛是“豎三世”里的“未來佛”。


  四大天王


  彌勒佛的兩側有四大天王護衛,他們分別是:


  東方持國天王:身青色,手拿寶珠,有的說拿大刀,有的說拿琵琶。


  西方增長天王:身紫色,有的說青色,手拿金剛杵,有的說拿劍。


  南方廣目天王:身肉色,手持龍。


  北方多聞天王:身青黑色,一手持傘,一手持銀鼠(神鼠)。也有手托寶塔的。


  韋馱菩薩


  彌勒佛身后大屏風背面為神將韋馱,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將之首,是佛教護法神。韋馱背對彌勒佛,面向大雄寶殿,降魔伏鬼,保護佛法。



  4、大雄寶殿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寶殿就是正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眾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大雄寶殿中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號。“大”者,是包含萬有的意思;“雄”者,是攝伏群魔的意思。因為釋迦牟尼佛具足圓覺智慧,能雄鎮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稱他為“大雄”。寶殿的“寶”,是指佛法僧三寶。


  供奉佛祖釋迦牟尼,有一、三、五、七尊不同。


  A、供奉一尊佛——釋迦牟尼佛


  主要有三種造型姿勢:


  第一種:坐佛


  左手橫置左足上,右手直伸下垂,名為“成道像”。


  左手橫置左足上,右手各上屈指作環形名,這是“說法相”。


  第二種:立佛


  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這名為“栴(zhān)檀(tán)佛像”。


  第三種:臥佛


  釋迦牟尼涅槃像。釋迦牟尼入寂錢向眾弟子最后一次說法像。臥像四周大多塑有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像。


  B、供奉三尊佛有“三身佛”和“橫三世”、“豎三世”之分。


  (1)“三身佛”:釋迦牟尼佛的三種化身。


  中尊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


  左尊為報身佛:盧舍那佛


  右尊為應身佛:釋迦牟尼佛


  (2)“橫三世”是按空間、地域劃分:


  中間為婆娑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左側為東方凈琉璃世界教主藥師佛;


  右側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尼陀佛。


  (3)“豎三世”是按時間先后排列的:


  中間為釋迦牟尼佛,為現世佛;


  左(東)為釋迦牟尼的老師“燃燈佛”,亦稱“過去佛”;


  右(西)為“彌勒佛”,釋迦牟尼弟子,亦是法嗣,也稱“未來佛”。


  C、供奉五尊佛:


  供五尊佛的通稱東西南北中五方佛。


  中央毗盧遮那佛;身白色。代表意義:自性清凈;代表法界體性智,


  東方不動(身)佛;身藍色。代表意義:法性不變;代表大圓鏡智。


  南方寶生佛;身金黃色。代表意義:增益行愿;代表平等性智。


  西方阿彌陀佛:身紅色。代表意義:平和安適;代表妙觀察智。


  北方不空成就佛:身綠色。代表意義:一切成就;代表成所作智。


  D、供奉七尊佛:供七尊佛的是包括釋迦牟尼之前的六佛。


  佛經記載娑婆世界過去曾有七佛,而釋迦牟尼是最后一位。在他之前還有先出世的六佛(從左往右,即從東向西):①迦葉佛、②拘留孫佛、③尸棄佛、④毗婆尸佛、⑤毗舍浮佛、⑥拘那舍尼佛、⑦釋迦牟尼。


  殿內兩側多塑十八羅漢或二十諸天。此外,在正殿佛像背后,往往有坐南向北的菩薩像。一般是文殊、普賢、觀音三大士之像,文殊騎獅子,普賢騎六牙白象,觀音騎龍。



  5、東西配殿


  東為伽藍殿,供像三尊:波斯匿王(中)、柢陀太子(左)、給孤獨長者(右)。兩側常供十八伽藍神守護寺院。


  西為祖師殿,專祀該宗奠基與功績卓著的祖師。正中是禪宗初祖達摩禪師,左方是達摩六傳弟子唐時的六祖慧能禪師,右方是慧能的三傳弟子建立叢林制度的百丈懷海禪師。


  6、四堂


  法堂為禪門演說佛法的地方。不少佛寺不設講堂,一般就在大雄寶殿誦讀經書或舉行佛教儀式。中小型寺院沒有法堂,就以講堂代替法堂。寺廟的住持如果事情多,就由級別次一等的首座主持說法,因此在照堂進行。此地在僧堂之后,光線不太好,因此取名“照堂”,希望陽光(佛光)普照之意。也是寺廟管理人員如首座向僧人發布消息、處理事務之所。


  經堂為藏經之堂和僧眾念經之所。它與藏經樓不同。藏經樓是寺院圖書館,用以儲藏寺院內一切圖書。經堂則專門儲藏佛教經典。


  7、藏經閣


  有名的寺院大都建有藏經閣,位置在佛寺最后一個院落,常為一座兩、三層的閣樓,作為儲藏佛經之用。在藏經閣的兩側,設有配樓或配閣。


  8、佛塔


  中國寺廟初期受寺院建筑參照印度佛寺模式,以塔為中心,四周建有殿堂。晉唐以后,殿堂逐漸成為主要建筑,塔被移于寺外或另建塔院。佛塔后來雖失去了寺院中的主體地位,但仍然是佛教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布局。


  塔在中國古代稱之為“浮屠”、“浮圖”,由臺座、覆缽、寶匣、相輪組成。塔頂的剎是用來埋佛骨舍利的地方。中國化的佛塔平面形狀以方形、八角形居多,層數一般為單數。通常由地宮、塔基、塔身、剎組成。


 

本文標題: 淺談中國佛教寺院的建筑布局及參拜順序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quote/show-5548.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萍乡市| 滨州市| 浦县| 大洼县| 巴彦淖尔市| 武冈市| 延川县| 咸丰县| 卓尼县| 临汾市| 安图县| 南通市| 手游| 平果县| 和顺县| 巴东县| 加查县| 定襄县| 上高县| 广安市| 曲靖市| 普安县| 驻马店市| 石渠县| 淄博市| 新宁县| 民丰县| 剑阁县| 灌南县| 阿勒泰市| 潮州市| 彩票| 上栗县| 赤水市| 苗栗市| 云林县| 银川市| 澄江县| 康马县| 义马市| 翼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