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認養是一種時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傳統的種植來說,認養是一種新思路,新業態,并且已經成為農業增值的內生動力。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日益注重,認養農業也越來越受人們青睞。因此,農產品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并能創出安全可靠的生態口碑,自然也會形成品牌效應。
早在2015年,遼寧省盤錦市,就率先開創了“認養農業+互聯網”的耕種模式。
盤錦的“蟹田大米”是他們的主打產品,廣受消費者的喜愛。一方面,消費者認養稻田后,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控遠程監控稻米和河蟹的生產,也可以親自下田勞作體驗生活或者帶家人一起享受田園生活的樂趣;另一方面他們按消費者的要求生產優質無害的稻米,并將大米定期寄送給消費者。盤錦市的“認養農業”顯著提高了當地農民的收入,給當地各行各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無獨有偶,2018年春,吉林省糧食局也全面啟動優質吉林大米訂單農業活動,在全省優質吉林大米核心產區,首期優選出10000畝良田,面向全國征集50000名消費者來吉林做農場主!
合同雙方通過提前約定地塊、品種、種植方式以及所產出的大米價格、包裝、配送等方式,提前就可以鎖定服務和收益。
這一創新營銷模式推出不到3年,已經吸引2萬多個單位和個人成為吉林專屬稻田農場主,產出效益達到普通稻田的2-3倍。
通過認購模式,吉林大米品牌亮麗全國,農民收益越來越好,而消費者也能買到安全、放心、口感甜糯的心儀大米。
除了種植,養殖也可以做認養,在2017年1月份,“認養一頭牛”就推出兩種認養形式:一是通過支付三千元“認養一頭牛”,獲得牧場奶牛認養權。二是花費一萬元成為聯合牧場主,獲得“認養一頭牛”的所有權益。
到2020年5月,“認養一頭牛”將認養奶牛的模式升級,發起了“百萬家庭認養計劃”,開啟云認養、聯名認養以及實名認養三種模式。
他們通過對牧場奶源、生產制造、物流供應鏈等多個環節與消費者進行連接與互動,全部公開化、透明化,解決傳統模式里消費者對品牌生產鏈信息不透明的行業痛點。
認養農業,現實版的開心農場
認養農業是訂單農業的一種,也生產者和消費者達成的一種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生產方式。消費者預付生產費用,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綠色、有機食品。實現農村對城市、土地對餐桌的直接對接。簡單的說,就是農民出地,認養人出錢種養想要的產品。
認養農業的兩種模式
一是傳統的認養模式。農產品的需要者到農業產業園區或農業基地中,挑選某塊田地或某一產品,可以親自參加勞動,也可以委托供養者按自己的要求進行生產管理。
二是互聯網+認養農業模式平臺。消費者可以通過VR視頻來實時觀看自己田地的種養情況,實現遠程澆水、施肥等沉浸式體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去體驗勞動的快樂。
“認養農業”的四大優勢
1.種植透明化,保障食品安全
認養農業”模式,認養人可全程監控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追蹤無公害、營養豐富的綠色農產品的種植生產過程,解決了傳統農業不透明的行業痛點。
2.農產品不愁賣、直連消費者
“認養農業”讓消費者和農民直接取得聯系,雙方簽定合同,大大降低滯銷賣難的風險,同時,消滅了中間環節,農民的贏利也顯著提升。
3.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在“認領農業”的合作形式下,消費者收獲的是放心優質的農產品,農民提前回籠部分資金,緩解資金壓力。
4.三產融合,農業增值
“認養農業”的賣點并不是只有農產品,它還可以與旅游、養老、文化等產業進行深度融合,以體驗、互動項目為賣點,將特色農產品、旅游景點、風情民宿進行整合包裝,再打包兜售。
認養農業不僅給農村帶來了客流、信息流、資金流,也徹底解決了一家一戶分散經營難以增收的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