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我市傳統工藝美術,促進傳統工藝美術事業的繁榮與發展,根據國務院《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規定,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傳統工藝美術保護范圍及品種
我市傳統工藝美術是指具有百年以上歷史、技藝精湛、擁有完整工藝流程、采用天然原材料制作、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濃厚的地方特色、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手工藝品和技藝。我市首批列為扶持保護的傳統工藝美術品有:脫胎漆器、壽山石雕、軟木畫、漆畫、漆筷、木根雕、玉雕、角梳、角雕、金銀首飾、金銀箔、竹草編織、美術陶瓷、紙傘、篦梳、燈彩。
二、搞好行業布局規劃,推進產業集聚
以省會中心城市的技術人才優勢為依托,充分利用、整合資源,推進產業集聚。我市“十一五”期間要加快發展以閩侯縣竹、木、藤、鐵件工藝品、漆器、木根雕、仿古家具,晉安區壽山石雕、軟木畫、木雕,倉山、臺江、鼓樓三個城區珠寶首飾、旅游紀念品、傳統工藝品等三大具有區域特色的生產基地,形成壽山石文化藝術展示中心、福州漆藝展示中心二大對外接待窗口,努力打造傳統工藝美術生產、銷售、研發產業鏈群,促進我市傳統工藝美術朝著產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三、設立傳統工藝美術保護發展專項資金
市財政每年預算安排100萬元,設立傳統工藝美術保護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途有:搶救保護瀕臨失傳的重點傳統工藝美術的品種與技藝,組織大師、名藝人創作優秀作品,實行藝人帶徒津貼,建立傳統工藝美術行業技術中心和大師工作室,征集傳統工藝美術珍品精品,組織企業參加全國性的工藝美術專業展會,宣傳推介傳統工藝優秀作品,挖掘、整理、征集、收藏、出版傳統工藝美術資料,建立檔案。專項資金不得出借和用于任何經營性活動,不得為單位個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具體資金管理、使用辦法由市財政局會同市工藝美術研究發展中心制定,具體組織實施工作由市工藝美術研究發展中心負責。
四、建立傳統工藝美術珍品精品征集機制
加大力度征集收藏傳統工藝美術的卓越作品及不可再造的工藝精品,由市工藝美術研究發展中心按年度提出具體征集計劃,聘請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鑒定評審。經評審認定后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命名為福州傳統工藝美術珍品、精品。市人民政府依照法規有權優先征集收購傳統工藝美術珍品、精品,并獎勵有關創作人員和捐贈者。被收集的珍品、精品由市工藝美術館珍藏。列為我市工藝美術的珍品、精品離館展覽、拍賣出售,必須經市人民政府批準。要形成多元化的資金募集和作品征集機制。既要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又要積極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傳統工藝美術事業發展的氛圍。
五、實行工藝美術大師帶徒津貼制度,切實調動工藝美術大師、名藝人的積極性
對脫胎漆器、軟木畫等重點保護的傳統工藝美術以及瀕臨滅絕的傳統民間工藝實行工藝美術大師、名藝人、傳人帶徒(含子女)津貼制度。對師徒雙方簽定兩年以上學藝協議,經市工藝美術研究發展中心審核備案的,按月給予一定數額的帶徒津貼。其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每帶1名學徒每月發給津貼500元,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每帶1名學徒每月發給津貼300元,市一級以上名藝人和傳統民間工藝傳人每帶1名學徒每月分別給予200元津貼。每位工藝美術大師、名藝人和民間工藝傳人在同一時期帶徒最多不超過2人,帶徒時間最長不超過3年。帶徒實施效果由市工藝美術研究發展中心負責考核。
我市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藝人,退休后參照市屬企業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享受保健待遇,列入市財政企業“兩費”統籌管理。
六、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努力提升傳統工藝品知名度
加大對我市傳統工藝美術的宣傳、包裝、展示、推介力度。對傳統工藝美術的知名品牌、名優產品在城市主要區域提供無償廣告宣傳。做好福州傳統工藝美術網上宣傳推介工作。本市公務禮品優先選用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品。本市對外接待場所、主要賓館的裝飾擺設,要更多地采用脫胎漆器、漆畫、軟木畫、壽山石雕等傳統工藝美術品,以提升我市傳統工藝美術品知名度。通過經常性辦展、參評交流等形式,擴大福州傳統工藝美術品在國內外的影響。
七、下大力做好重點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扶持
加大對傳統工藝美術扶持力度,對瀕臨滅絕的脫胎漆器、軟木畫給予必要的扶持資金。積極引導社會各類資本投資創辦傳統工藝企業,鼓勵工藝技術人員和下崗職工再創業。對工藝創業發展中需要資金貸款,市工交貸款擔保公司可按相關規定提供擔保,酌情減免擔保費用。
八、鼓勵自主創新,推進傳統工藝技術和產品創新
要推陳出新,在弘揚傳統的同時注重創新。鼓勵支持傳統工藝美術品生產企業及從藝人員,充分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對我市傳統工藝美術進行技術創新、技藝改造和產品開發。鼓勵開發和生產適銷對路的現代旅游產品、工藝禮品、奧運紀念品和各類裝飾品。對傳統工藝美術企業技術創新、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應優先給予貸款貼息等資金扶持。
九、加強工藝美術專業技術隊伍建設
采取多種形式推進技藝傳承和人才培養工作。鼓勵工藝美術大師、名藝人帶徒授藝,舉辦企業急需的專題技術講座,進行崗位技能培訓,加強廠校合作,做好人才教育培訓與企業需求對接,加強產、學、研合作,開展傳統工藝美術技師和高級技師(包括傳統民間工藝傳人)的認定工作,對傳統脫胎漆器地底、繪畫,雕刻類打坯、磨光,金銀首飾開模制板等艱苦崗位,實行定向招生培養。進一步提高廣大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企業的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在榕大、中專院校優勢,推薦一批年輕有為的民間藝人進行深造,培養年輕工藝美術人才,形成一支人才輩出、實力雄厚的專業技術隊伍。
十、實施品牌戰略,提高工藝品市場競爭力
盡快制定我市傳統工藝美術產品的地方標準,培育一批具有福州特色的品牌產品。鼓勵傳統工藝美術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力爭用3—5年的時間培育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的傳統工藝美術品牌,力爭定期在我市組織舉辦全國性的傳統工藝美術大型展會(賽會)和精品評選拍賣活動,努力打造我市傳統工藝美術品的區域品牌,提升區域的整體影響力。
十一、加強工藝品質量管理和市場監管工作
鼓勵引導企業建立產品質量管理體系,開展產品標準化、質量認證、檢測、評審等方面的工作。設立壽山石雕、脫胎漆器、軟木畫重點工藝品質量檢測鑒定中心,完善規范行業標準,做好傳統工藝美術的品種、技藝、珍品認定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工藝品市場監管,規范市場秩序,打擊假冒偽劣工藝品,開展誠信經營,建立誠信考核體系,維護消費者權益和我市工藝品的信譽。
十二、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對外交流進一步拓展工藝品國內外市場
由市工藝美術研究發展中心牽頭推進我市傳統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工作,充分發揮協會的積極作用,搞好行業規劃引導、服務、協調、信息交流、行業自律、大師名藝人推薦評審、組織大師名藝人參加國內外交流活動和傳統工藝技術的傳承創新等工作,促進傳統工藝美術行業的保護與發展。
鼓勵扶持傳統工藝企業參加國內外各類經貿洽談辦展活動。我市工藝企業參加由國家級、省級和市級政府舉辦的專業展銷會,經市政府同意,可從傳統工藝美術專項資金中對其攤位費給予適當補貼。鼓勵企業到省外大中城市建立工藝品連鎖店、工藝品專柜,設立企業網站,運用電子商務等現代營銷方式與國內外客商開展貿易往來,千方百計地拓展我市工藝美術品在國內外市場的份額,促進工藝美術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