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悠久的發展歷史為中原大地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全省現有不可移動文物65519處,其中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就有1600余處(不含第八批)。當前河南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常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對文物保護工作各方面的基礎數據提出了更高、更精、更準的要求。
長期以來,文物保護單位的“兩線”劃定,多以文字敘述為主,缺少相關地理坐標及影像數據,距離判定也不夠精確,即使少部分落實到紙質圖紙上,卻往往因年代久遠,環境的改變,造成與實際狀況不符,無法實現對文物單位的準確保護,這些問題給全省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帶來了許多困擾。
為了便于河南全省文保單位的統一管理,提升文物管理方法與效率,加強文物保護單位安全建設,提高文物執法的便捷性,在河南省文物局的統籌指導下,河南省文物建筑保護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測繪工程院和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四家科研單位強強聯合,開展了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空間位置矢量化項目,對河南省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空間位置及文物保護區劃的“兩劃范圍”進行實地勘測,確定文保單位保護界線坐標信息及空間圖形信息,推進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區劃數字化,研發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文物數字化監管平臺,實現全省不可移動文保單位文物保護區劃“兩劃范圍”界線空間位置精確、空間描述的清晰,為文保單位信息管理、文物影響性評價提供數據基礎與空間分析功能,以促進文保單位管理和執法工作的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
參與本項目的四家科研院所都是河南省內建制時間久、技術能力強,都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實踐成就斐然的科研事業單位,也分別代表著河南省文物保護、大地測量、地理信息等領域的高水平,為項目的高質量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根據實施計劃的不同分工,河南省文物建筑保護研究院與河南省測繪工程院聯合承擔全省文物保護單位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及高清圖像全覆蓋任務;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聯合承擔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數字化監管平臺的研發任務。此兩項任務與內外業調查工作同步開展。
經歷一年半的不懈努力,四家機構充分發揮各自領域的專業優勢,各施所長,分工協作,精準測定了河南全省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和文物定位點,繪就了文保單位保護區劃邊界勘測圖,并基于河南省不可移動文物地理信息系統,通過系統升級、功能完善的方式研發出了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文物數字化監管平臺,主要功能包含基本地圖操作功能,文保單位信息管理,文保信息管理業務模塊,文保管理公眾服務功能等,真正為全省1600余處文保單位戴上了“護身符”。
這個項目主要解決了文物管理部門以下長期存在的管理“痛點”:首先,解決了文保單位“兩劃”范圍缺乏準確空間定位的問題。以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區劃界線多為描述性語言,并且經過地理環境的變遷,地形地貌產生較大的變化,具體的參照物已經不明顯,甚至遺失。該項目將文保單位保護區劃的邊界位置、界線走向、界線周長等空間信息進行了準確的定位,完成了文保單位邊界勘測圖的繪制。并對空間數據投影及坐標系統與整體不一致的情況進行了坐標系統核準轉換,有效避免了由此而帶來的爭議問題。其次,解決了復雜地形文保單位基礎數據難以統計的問題。
該項目基于河南省不可移動文物地理信息系統平臺的地理本底數據進行完善與更新,建立了一套基本地理本底數據,數據內容包括行政界線、居民地、交通、水系等基本地理本底數據,實現了省級以上文保單位文物保護區劃“兩劃”范圍界線空間位置精確、空間描述的清晰,為文保單位信息管理、文物影響性評價提供數據基礎與空間分析功能。
可與國土空間規劃準確對接,對后期文化遺產規劃、保護與利用帶來了極大便利。第三,解決了偏遠地區文保單位調管理難的問題。該項目建立了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區劃電子圍欄管理系統,其主要功能包含基本地圖操作功能,文保單位信息管理,同時還包括巡查業務模塊,文保管理公眾服務功能等,可通過遠程定位、衛星檢視等功能手段,極大地提升了文物管理與文物執法的便捷性。
在該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同領域的科研院所共同協作,還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跨領域協作”“高新技術應用”和“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文物數字化監管平臺”的應用是其中的三大亮點,為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提供了科現代技術支持,從人力物力財力方面都極大提高了保護效率。隨著項目的實施,如何更好推廣應用“數字化監管平臺”、如何將最新文保單位地理信息數據充分應用于文物保護規劃領域、進一步加強平臺的穩定性和數據傳輸的及時性、智能化等問題都是在后續工作中認真解決與提高的方面。
總的來說,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空間位置矢量化項目的順利實施,不僅是落實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要求,將文化遺產納入國土空間規劃要求的重要措施。而且通過該項目的開展,實現了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數字化,有利于推進各地文物保護單位納入同一平臺,統一管理,為全面掌握全省文物的數量、分布、特征、保存現狀、環境狀況等提供了科學依據,為有效保護文物本體及周邊環境、歷史風貌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同時也為下一步開展河南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的文物保護專項規劃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