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與中國古典詩詞呈現的是形影不離之態。詩酒結緣,似乎已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個傳統,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魏晉文學、唐詩和宋詞。文人墨客們斗酒斗詩,詩增添了飲酒之樂趣,而酒則舒揚了詩的精魂,酒文化也由此應運而生。
鑒于此,小編邀您一起暢游中國古典詩詞中的酒文化,追尋其文背后的點滴事跡,細數那些如癡如醉的飲酒名篇,雖掛一漏萬,但愿能勾起您的詩酒之興,聊做一塊引玉之磚。
魏晉詩詞中的酒文化
從東漢至魏晉的二百年間,內憂外患接踵而來,政治黨派對立,黨錮之禍時常發生。在這種社會環境下,魏晉文學分為幾大流派,以曹氏父子為代表的建安文學,以阮籍、嵇康等為代表的竹林七賢的正史文學,以及陶淵明的歸隱田園詩歌。他們雖文學主張不同,風格各異,但皆有以酒為酵母”引發的佳作,在他們的酒”文字中或隱或顯地流露出了他們對時代的情感。曹操的一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便是魏晉風流”的真實寫照——沉溺酒中,無為而任性。
魏晉文人縱情于酒,但文人雅客”的身份讓他們對飲酒的環境、對酌對象和對飲方式等都有著獨特的追求。
百酒圖
在環境上,遵循春飲宜郊,夏飲宜庭,秋飲宜舟,冬飲宜室,夜飲宜月”的原則。如張正見的《飲酒》當歌對玉酒,匡坐酌金罍。竹葉三清泛,葡萄百味開。風移蘭氣入,月逐桂香來。獨有劉將阮,忘情寄羽杯。”集天地人和四素于一體,只為莫負杯中美酒。
魏晉文人不僅追求飲酒環境的優雅,也強調合適”的對飲之人。沈約送別范公時,曾邀其共飲,并賦詩作別曰:勿言一杯酒,明日難再持。”別說這小小的一杯酒,待老兄你走后想與你共飲都難再持杯了,離別的感傷不言而喻。
在飲酒方式上,追求高雅的境界,必須琴瑟和鳴,詩酒共飲。嵇康說,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愿足矣”,想必這也是當時大多數文人的簡單而理想的生活。
唐詩中的酒文化
詩酒結合最鼎盛的時期,當屬唐朝。唐詩中的酒文化,是情、酒、詩三者的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唐朝國家政策開明,朝廷百官宴游,唱詩互和,以為談佐之樂。這些共同促成了唐詩空前絕后的繁盛之勢。詩人多愛飲酒,詩歌的繁盛映襯著酒文化的發展和繁榮,許多膾炙人口的千古佳作是酒后興起而作。詩人借酒表現自己豐富而復雜的情感世界,不經意間也展現了唐代的酒文化,酒文化又反過來促進詩歌的發展,正所謂詩酒相融成一家。
《琉璃堂人物圖》
唐詩中飲酒場合十分豐富。
首先,宴會親友,敘團聚之喜悅。流落時相見,悲歡共此時。興因尊酒洽,愁為故人輕。”偶然的久別重逢,喜上眉間,煮一壺清酒共飲暢敘。此刻,再多的悲愁也將散盡,他鄉遇故知的喜悅之感溢于言表。唐代寫酒的詩歌中,宴會酒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其次,餞行好友,嘆離別之情愁。好友將遠行,為臨行好友設餞行宴。為其送上最真誠的祝福,并表達自己的綿綿離愁,這是唐朝大多數文人會都有的餞行之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多少離愁盡現于此。
唐朝詩人在月明之夜設餞行酒為好友餞行
再次,犒賞將士,歌詠為國捐軀的英雄豪邁。唐邊塞詩中,那些為國守邊的將士,他們心中既有報效祖國的豪情,又有背井離鄉、遠離親友的悲戚,于是借助酒興,在荒涼大漠的襯托下,譜寫出無數悲壯的戰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視死如歸的悲壯和激昂令人欽佩。
小酌獨飲,抒人生之感慨。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悠然之態盡顯于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苦悶的內心可見一般;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的少俠之氣頗具感染力。
還有《將進酒》的豪邁,《登宣州謝朓樓》的慷慨等等。
唐代詩人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傾注于酒中,吟詠出生命的千姿百態。他們反復醞釀,渲染了醇厚而濃烈的酒文化,也促成了唐詩在中國詩歌史中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
宋詞中的酒文化
酒是宋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意象之一,主要是圍繞詞人的個人生活而展現酒文化的。酒與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文人墨客愛飲酒賦詩,江湖俠客喜以酒會客,士大夫則以酒待客。酒酣復醒,作詞一曲以記之,恰似一曲新詞酒一杯”。
對月飲酒圖
宋詞因風格差異被劃分為豪放與婉約兩派。豪放派詞作中的酒,是豪邁或悲壯的濁酒。一杯濁酒兩篇詩,小檻黃花共醉”,故友相逢,濁酒一杯,淡盡古今萬千事,所有的灑脫和豪邁,只在這杯濁酒中。又如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將士離家千萬里,歸期無望,對家鄉的想念,全付諸此樽濁酒。也許,濁酒的強勁可以沖淡詞人對家的思念,亦或醉后才是歸期。
與豪放派雄渾的濁酒相比,婉約派詞中的酒,是溫和而優雅的清酒。婉約派的詞作多含淡淡的兒女情愁,其詞句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午醉未醒紅日晚,黃昏簾幕無人卷”的醺醉的少女,紅日黃昏,久未曾動的簾幕,一切都顯得溫婉而靜謐,字里行間卻還流露出幾分怨懟。又如兩地離愁,一尊芳酒,凄涼危欄倚遍”,彈琴寄恨,都不減相思,便只能倚遍危欄,借酒澆愁,心中無限幽恨。
沉醉不知歸路
元明清詩詞中的酒文化
元明清時期,戰爭頻繁,百姓顛沛流離,人們在酒文化中也充滿了對和平安康的寄寓。甚至不同的節令,所飲之酒也大為不同。新年用椒柏酒祭祀或獻于長輩,表達對祖先和長者的拜賀;端午飲菖蒲酒,是春季養生的佳品;重陽飲菊花酒,養生之余,更承載著老百姓對吉祥”的祈求......
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需要有何等的自信與豪放情懷才能達到同這位名傳千古的風流才子一般的境界?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見殘紅舞。不忍覆余觴,臨風淚數行”,又是何等深厚的情感,才能讓這位堂堂九尺男兒整日以淚洗面,借酒澆愁?
不忍覆余觴,臨風淚數行
元明清時期的酒文化,不僅藏于文人的詩詞曲賦之中,更飄香于該時期的古典名著當中。
此酒乃以百花之蕊,萬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鳳乳之曲釀成,因名為萬艷同杯。”這款萬艷同杯”,流露出寶哥哥”無盡的纏綿風流以及對人生歸宿的無限惆悵。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在酒中揮灑自己的喜怒哀樂,釀成了許多醉人的詩篇,這里所介紹的,僅僅是點了個題而已,中國古典文化源遠流長,酒文化千古流芳,它將隨著時間的陳釀醇香不改,愈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