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十一”黃金周結束,旅游市場進入到一年中的淡季。國內各大景區冷清的場景與國慶假期形成鮮明的對比,國內游、出境等多條旅游線路價格出現明顯降幅,而烏鎮卻錯峰國慶在每年10月下旬舉辦烏鎮戲劇節,卻依然火熱,這是為何呢?跟著古建中國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一度的烏鎮戲劇節剛剛開幕,戲劇愛好者開始涌入烏鎮。今年是烏鎮藝術節舉辦的第6屆,每年活動期間大量的戲劇愛好者和游客來到這里。在售票景區烏鎮里設置戲劇演出的方式給烏鎮帶來了國慶之后的旅游新熱潮。
烏鎮戲劇節選擇錯峰國慶,雖然無法搶占國慶市場,卻很好地占領了市場空白,節慶營銷給游客提供了出行動機。烏鎮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多年建鎮史,是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和中國魅力名鎮之一,文化底蘊濃厚。
自建鎮以來,烏鎮的鎮名未變,鎮址未變,甚至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沒變。大量的建筑保存完好,以水為依托的石欄拱橋、深宅大院、過街券門、河埠廊坊等建筑至今仍存在。烏鎮的保護融合了濃郁的文化生活氣息,形成了自身獨特的風格。戲劇藝術需要恰當的環境,烏鎮濃厚的文化的氛圍與戲劇這種藝術相契合。
旅游節慶營銷是旅游目的地常使用的營銷手段,節慶營銷是指利用地方特有的文化傳統,舉辦意在增強地方吸引力的各種節日、活動,使旅游者在停留期間具有較多的參與機會,以促進地方旅游業的發展。
戲劇作為一種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臺上當眾表演故事的綜合藝術,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都有數千年的歷史,是一種廣泛流傳的藝術形式。烏鎮戲劇節的出現成為戲劇發燒友的聚集地。
烏鎮經過了近20年的規劃和發展,已然從旅游小鎮變成了文化小鎮。作為國家AAAAA級景區,景區的硬件條件足夠好,能夠為每一個來到這里的游客提供較好的基礎設施服務。
烏鎮的宣傳與推廣充分利用了名人效應,烏鎮代言人選擇了與烏鎮淵源頗深的劉若英,今年更是拍攝了全新宣傳片與宣傳照進行大面積推廣。
對于烏鎮戲劇節同樣如此,烏鎮并沒有選擇單方面開展或者只是借用名人站臺。烏鎮戲劇節由陳向宏、黃磊、賴聲川、孟京輝共同發起,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主辦。
黃磊為國內知名演員,國名度頗高,賴聲川、孟京輝是國內知名的戲劇人,有著大量的戲劇作品和粉絲群體,這三位的直接參與讓烏鎮戲劇節的出現保證專業性的同時兼具名人效應。
除此之外,隨著烏鎮戲劇節的發展與規模的擴大,每年更是會邀請國外的知名戲劇人參與,可以說將名人效應做到恰到好處。
烏鎮戲劇節的演出場所多樣化且具專業性。除了烏鎮大劇院,還有十余個大小功能各異的室內劇場和若干個戶外劇場組成了獨特的表演空間群體,再街道巷灣、戶外廣場,也隨處可見精彩表演。
作為藝術與旅游的一種新嘗試,烏鎮戲劇節可以說是成功的。每年的活動也在不斷升級與提升。烏鎮從觀光小鎮到度假小鎮到文化小鎮,運營者對如何從資源產品和精神形態上制造差異性,生成商業模式,形成競爭壁壘的思考一直沒有停止。戲劇節對于烏鎮,是一個文化藝術的切口,給當地的文化生態帶來了新的活力。
烏鎮依托于此進入整個文化藝術領域,從展演到孵化,從國際戲劇節到世界性的當代藝術展、建筑展,到互聯網大會,文化與古鎮的融合不再停留在形式上,而是更加深入廣泛,烏鎮也因為包容、多元和不斷的創新而得到大家的認可。在內容與主題不斷創新豐富的同時,則是在營銷和服務上針對消費者的痛點,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
在特色小鎮不斷興起,文化旅游成為旅游產業轉型方向的今天,烏鎮模式被反復提及,但我們不能忘記的是,在烏鎮模式形成的過程中,最根本的是不以周期商業的目的做文化,文化藝術保持其獨立性與純粹性,保留其獨有的品格,同時積極探索文化旅游消費的乘數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