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在南潯區和孚鎮荻港村“還時書屋”,村民們正在認真地翻閱書籍,一杯茶、一本書,一坐就是一下午。“從家里到書屋,只要幾分鐘時間,現在我們在村門口就能看好書了。”村民老丁說,自從有了農村書屋,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從事水產養殖的老丁是“還時書屋”的常客,遇到養殖等問題時,他總喜歡到書里來尋找答案。據了解,“還時書屋”是荻港村的圖書室,設在當地有著數百年歷史的積川書塾中。如今這里是南潯區圖書館的村級分館之一,書籍每季度輪換一次,種類則主要以水產養殖技術書籍和少兒讀物為主。
這是南潯區創新公共閱讀服務模式的一個縮影。隨著市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近年來,該區以打造“15分鐘閱讀服務圈”為抓手,在各鎮(開發區)建設并啟用圖書館、農村書屋,推動優質閱讀服務資源向基層一線延伸,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到喜愛和實用的書籍。
“太方便了,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海量圖書資源就能聽!”走進菱湖鎮南雙林村的文化禮堂有聲圖書館,村民老李正戴著耳機,聽自己喜愛的越劇,飽享高科技帶來的精神食糧。
“館內的圖書音頻資源,只需手機掃一掃,立‘碼’就能帶走。”南雙林村工作人員拿出手機,隨機掃了一本《大數據時代》下方的二維碼,這本書立刻就被“搬”到了手機里,充滿磁性的聲線、優美的配樂,引人入勝。
據了解,南雙林村圖書館項目是湖州市首家落地的“有聲閱讀”示范村,內容涵蓋“黨建時政”“人文歷史”“本地文化”等多個模塊,村民只要打開手機,掃碼后點播相關內容,就可以通過“聽書”領略閱讀的快樂。
城市因書香而美麗,因閱讀而充盈,因文化而富有。目前,全區221個行政村已實現農家書屋全覆蓋,農家書屋建設從“量”的提升到“質”的飛躍的階段性跨越。此外,南潯區還引導鼓勵酒店、旅館、咖啡吧等商貿綜合場所利用現有資源設立“書香驛站”和“閱讀空間”,營造人人愛讀書的文化氛圍。
下一步,該區將按照“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守正創新、特色引領,內育素材、外樹品牌”工作理念,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等各項工作,通過“最美家風+”主題活動,著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家書屋,不斷提升基層農家書屋的“存在感”、知名度和美譽度,全方位升級家門口的“文化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