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央農村的一號文件發布,首次提出了“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的口號。“三農”問題是困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問題,長期以來城市發展速度高于農村,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對農村的發展形成了一定制約。在“十四五”時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首先解決好“三農”問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促進鄉村高質量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貢獻智慧。
回顧鄉村發展歷史,鄉村振興具有堅實基礎。“三農”問題不僅僅是農民的問題,而是涉及全國各族人民群眾的問題。“三農”問題一度是一個嚴峻的問題,特別是農民的就業、收入增長、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等方面,都是“三農”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好的方面,這些年雖然國家也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離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從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來看,鄉村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潛力。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的實施,為鄉村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鄉村的發展走上了歷史新高度,在國家成立鄉村振興局、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鄉村的發展必將指日可待,鄉村的明天必將非常輝煌。
聚焦“三農”問題,最關鍵是要堅持以人為本。人民群眾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也是鄉村發展的最大受益者,還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動力和價值所在。一切為了人民群眾,一切依靠人民群眾,推動鄉村振興才有依托,才有發展的潛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取得了新進步新成效。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推動鄉村振興被擺在重大關頭,作為了全黨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黨中央要求要舉全黨全國之力推動鄉村振興,力度之大,決心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這也充分說明,黨中央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
時代是思想之母,解決“三農”問題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堅持在思想引領上下功夫、做文章,著力解決好思想上存在的桎梏和短板問題。要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與民族復興緊密聯系起來,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鄉村全面振興集聚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