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建設為文旅產業提供了發展平臺。從產業類型來看,除了此前提到的農產小鎮、工匠小鎮、金融小鎮、雙創小鎮、知識產權(IP)小鎮外,旅游、文創、民俗、體育、藝術等文旅相關產業,也在特色小鎮建設中成為主角。
旅游古鎮:完善旅游產品體系
近幾年,古鎮以其幽靜的環境、傳統的風貌建筑、豐富的人文風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旅游者前往,其歷史傳統保護與文化傳承問題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隨著特色小鎮的政策發布和大眾旅游業的發展,古鎮也掀起了一批開發建設熱潮。
古鎮旅游作為文化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培育核心在于主題文化的體驗情境設計,發展關鍵在于延長游客的停留時間,注重夜色經濟,保證持續的人流和消費,從而保持古鎮旅游的旺盛生命力。
文創小鎮:創意產品“走出去”
文創小鎮是以文化元素挖掘、文化價值構建為基礎,利用現代化的手法進行創意設計,并與商業結合,打造的一種獨特的商業體驗空間,是融特色文化、特色景觀、創意產業、市場運營管理于一體的綜合創新發展平臺。
文創小鎮根植于鄉土文化的就地城鎮化模式,以文化創意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資源,賦予小鎮更多的文化創意特色和城鎮價值體系。就文創小鎮的發展而言,人才的吸引和留住是前提,文化、產業、社區的融合是促進,“文創+”跨界融合是推動,形成創意產業集聚和區域發展是目的。
民俗小鎮:民俗體驗的商業運營
民俗小鎮是指依托當地物質生產、社會生活、節慶等民俗的獨特吸引力,通過體驗性產品和空間的打造,運用商業化手法運營發展的特色小鎮,現已成為帶動鄉村發展的重要路徑。
民俗小鎮的發展關鍵在于將民俗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動力。民俗文化往往通過體驗式旅游去傳播,來達到傳承的目的。因此,民俗小鎮多以旅游為載體,以生活體驗、節慶體驗為主要形式,通過文化與旅游的互動途徑增加小鎮的魅力,形成獨特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吸引客源消費,帶動當地發展。
體育小鎮:帶動全產業鏈發展
隨著運動健康、低碳休閑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戶外運動也成為一種時尚,推動著健身休閑產業迅猛發展。體育特色小鎮的培育,能夠帶動當地旅游、文化等一系列產業,助推當地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體育特色小鎮發展的首要要求是生態環境基礎好,發展方向上要緊跟時代步伐,緊密結合百姓的體育生活方式,發展“體育+”,打造賽事、設施等吸引點,并融合高科技元素,強化服務,推動戶外運動用品的供應,最終將體育運動與工業、科技、文化、旅游有機結合,形成戶外休閑、冰雪運動、騎行文化、極限探索、運動品牌等休閑產業。
藝術小鎮:構建自循環特色產業生態圈
隨著中產階層的崛起,人們對藝術產業的消費呈爆發式增長,藝術產業也逐漸走進了普通消費者的生活中。而作為處于發展黃金期的藝術產業與特色小鎮的結合體,藝術小鎮在我國變得炙手可熱。
依托文化藝術與生態環境,藝術小鎮整合各方資源,激發民間創客活力,形成一個集藝術研究、教育、生產、展示、交易、交流等相關服務功能為一體的生態產業圈。藝術小鎮有幾大明顯特點:第一,眾多的文化藝術活動是聚集人流的必備要素;第二,藝術小鎮具有獨特的風格和風貌,建筑與景觀設計均充滿了藝術與人文氣息,極具辨識度;第三,由本地藝術產業或獨特IP延伸出的藝術商品,包括藝術品、電影、小商品等,成為推動藝術小鎮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