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示范縣(市、區)的創建、首批浙江省旅游風情小鎮的認定,是本次全省全域旅游發展暨萬村景區化工作推進會上備受矚目的要點。對此,錢報記者就這兩項工作向專家請教,為大家做出解讀。
全域旅游建設怎么做
“頂層設計”很關鍵
近日印發的《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縣(市、區)創建工作實施意見》(下文簡稱《實施意見》),標志著浙江省全域旅游創建工作正式啟動并全面推進,而在申報條件中特別提出了“有旅游規劃頂層設計”的要求。
旅游規劃頂層設計,一是縣(市、區)要有完備的旅游規劃體系,二是當地制定的其他相關規劃中也要體現全域旅游的理念及要求。
浙江省旅游局規劃發展處處長張雄文對此解釋:“全域旅游建設中涉及到土地、水利、交通等方面,需要各部門協調合作,所以我們提倡申報單位制定多規融合的發展規劃,統籌旅游業與其他產業的共同發展。”比如,交通與旅游結合的區域綠道總體系建設等,都屬于旅游規劃頂層設計的相關范疇。
那么誰來為當地設計這樣一個牽涉面廣、專業化高的規劃呢?
據了解,目前浙江省的旅游規劃專家庫正在創建中。“智庫會吸納林業、環保、水利等各專業的專家;另外,我們還會成立規劃成果庫、支持單位管理庫,根據業績審核評估,評選并公開成功的案例與優質規劃團隊,供各地借鑒參考。”張雄文說。

“廁所游”?可以有
民間資本全域旅游有金可淘
《實施意見》還創新性地對“共建共享機制”提出了要求。張雄文說:“我們鼓勵有民間資本加入當地的旅游公共服務建設中來,也希望省內能建立起常態化的志愿者隊伍。我們倡導的‘共建共享’一方面將帶來游客體驗度與美譽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會增強居民的獲得感,改善生活環境,還能促進就業,使景區工作人員、地接導游等職業得到保障。”
另外,民間資本加入全域旅游建設,并非只有投入,恰恰相反,“共建共享機制”帶來的社會利益在旅游業發達的國家間已有體現。
比如德國柏林的旅游熱點中就有一項“廁所游”——很多游客都想體驗一下瓦爾公司出資建設的公共廁所,不僅因為在歐洲免費開放的公共廁所少,更是因為在這家公司運營的廁所,游客可以看到出人意料的廣告創意,體驗到舒適服務。而瓦爾公司也依靠人氣聚集的各項廣告業務,獲得了經濟收益。
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張雄文認為,有社會與民間力量共同參與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及體系的建設,會是今后評估各地全域旅游成果的一個加分項。可以預見,民間資本加入旅游基礎服務設施的全面建設,也能憑借隨之而來的游客紅利,在全域旅游發展中“淘到金”。
首批旅游風情小鎮迎來大考
“風情體驗”仍舊是核心考點
浙江省旅游局已印發《浙江省旅游風情小鎮認定辦法》(下文簡稱《認定辦法》)的通知,要對今年1月入選首批浙江省旅游風情小鎮創建單位名單的嘉興市嘉善西塘鎮、舟山嵊泗五龍鄉等21個小鎮,來一場成績驗收。
錢報記者從浙江省旅游局產業促進處了解到,此次印發的《認定辦法》相比原來的試行版本,將風情體驗的分值提高為230分(總分650分,達到520分以上視為通過認定)。
同時,《認定辦法》對于“風情”兩字的界定,也有了更細節化的注解。所有與小鎮人文展示與體驗相關的項目評測分值,達到了130分,約占“風情體驗”這塊總分的56.5%。
譬如在節會風俗方面,評分表對“有凸顯當地特色的民俗生產場景的展示與體驗”等項目做出了說明,若當地有可參與、且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農耕文化、手工藝與作坊等傳統生產場景展示與體驗項目,每一項都可以加2分,最高達到10分。
小鎮的保護效果也是重點考評的一塊,對于鎮上的歷史文化遺存、歷史建筑和列入保護名錄的其他建筑物、構筑物等,評定部門都會對其進行現場檢查、打分。
面對這場嚴格的考試,浙江省首批旅游風情小鎮是否已經準備好了呢?
“我覺得我們在建筑和民俗保護上做得都不錯。”廿八都鎮鎮長鐘炳根表示:“人們在鎮上可以看到古建筑,也可以體驗跑旱船、踩高蹺等傳統民俗,吃到八大碗、銅鑼糕等特色菜肴。”
另一些小鎮的風情打造也已成厚積薄發的態勢。安昌古鎮憑借臘腸、醬鴨,在省內外打響了醬貨這塊牌子;莫干山小鎮不但傳承了民國時期的文化積淀,還引入了以創客、慢生活等為主題的新風情。
這場省內旅游業的“大考”,勢必會催促浙江地區的鄉鎮旅游快馬加鞭,朝著風情更顯個性化、產業更加完善化的方向前進。(文/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