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詩詞里的文物——“泱泱華夏,沉浮千年;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01
“白玉一杯酒,
綠楊三月時”
白玉杯
出自李白《贈錢征君少陽》
釋義:舉起白玉杯痛飲美酒,
在這綠楊飄垂的三月之時。
“白玉杯,是曹魏時期的飲酒器。它采用名貴和田美玉琢制而成,圓體造型,筒身直腹,圓餅型高足,通體光素?zé)o紋,于1956年發(fā)現(xiàn)。
白玉杯原料是一整塊和田羊脂玉,切割規(guī)整,折角分明。體現(xiàn)出魏晉時期追求自然之美的風(fēng)格。”
02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玉壺
出自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釋義:朋友啊,
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
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古人作詩詞文章,常用玉壺(或冰壺)自喻,來表達(dá)自身的光明磊落,劉宋詩人鮑照作《代白頭吟》,有“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就是此意,但玉壺真正成為一個常被文人引用、比喻清廉高潔的典故,則是自開元宰相姚崇《冰壺誡》開始的。”
03
“醉里不辭金爵滿,
陽關(guān)一曲腸千斷”
金爵
出自馮延巳《蝶戀花·幾度鳳樓同飲宴》
釋義:此時想一醉了事,
不辭痛飲杯杯酒滿,
聽唱那送別的《陽關(guān)曲》調(diào),
令人千秋腸斷!
“爵,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爵:爵身前有流(傾酒的流槽),后有尖狀尾,杯身下有三足。爵是一種酒器。這種酒器是天子分封諸侯時賞賜給諸侯的。后由此引申指爵位、官位。”
04
“白釉青花一火成,
花從釉里透分明”
青花瓷
出自龔試《陶歌》。
釋義:帶有白釉的青花瓷
是用火烤制而成,
青花從釉質(zhì)里透出分外明晰。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jīng)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后呈藍(lán)色,具有著色力強、發(fā)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wěn)定的特點。”
05
“九秋風(fēng)露越窯開,
奪得千峰翠色來”
越窯青瓷
出自陸龜蒙《秘色越器》
釋義:九月深秋的晨風(fēng)中,露水沾衣,
越窯中燒制的瓷器出窯;
顏色似青如黛,
與周圍的山峰融為一體,
奪得千峰萬山的翠色。
“越窯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窯系,其主要產(chǎn)地是唐代明州慈溪縣上林湖一帶,因五代時劃歸越州而得名“越窯”。越窯青瓷歷史悠久、影響深遠(yuǎn),倍受人們的贊賞和青睞,是漢族傳統(tǒng)制瓷工藝的珍品之一。越瓷的特點是胎骨較薄,施釉均勻,釉色青翠瑩潤,光彩照人。越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貢品之一,而且又是唐代的一種重要的貿(mào)易陶瓷。”
06
“春風(fēng)舉國裁宮錦,
半作障泥半作帆”
錦緞
出自李商隱《隋宮》
釋義:春游中全國裁制的綾羅錦緞,
一半作御馬障泥一半作船帆。
“錦緞,仿刺繡類絲織物,外觀瑰麗多彩,花紋精致高雅。一般指經(jīng)緯絲先染后織,色彩多于三色,以經(jīng)面緞、斜為地、緯起花的提花熟織物(色織綢)。”
07
“行到中庭數(shù)花朵,
蜻蜓飛上玉搔頭”
玉簪
出自劉禹錫《和樂天春詞》
釋義:走到庭中查數(shù)新開的花朵,
蜻蜓有情飛到了玉簪上頭。
“玉簪,用玉做成的簪子,也叫‘玉搔頭’,亦作“玉篸。古人癡玉,常以玉比人。在古代,玉簪子又稱“笄”,女子用來綰定發(fā)髻,它也是簪、釵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