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1日-12日,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指導,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人居環境委員會和福建省晉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共同主辦的"第九屆中國人居環境高峰論壇"在福建省晉江市隆重召開。
論壇深入探討邁進新時代的中國人居環境建設的新使命和新方向,展現不同業態的人居環境建設的新實踐和新成果,為產業鏈不同實施主體搭建起共建與共享的合作交流平臺,為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深化供給側改革探索,滿足全體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注入強勁動力。
住建部、環保部、發改委、國家開發銀行領導以及來自我國人居環境各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中國人居環境共建示范城市代表、房地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代表以及晉江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濟濟一堂,圍繞論壇主題"共建與共享--迎接綠色人居新時代"展開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在本次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理事長喬潤令發表了《特色小鎮-新型城鎮化與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的主題演講。

以下為文字實錄:
喬潤令:首先感謝主辦方的邀請,晉江我們不陌生,20年前晉江創造了一個全國有名的工業化模式,20年之后晉江又創造了一個非常成功的城鎮化模式。晉江是我們國家的新型城鎮化試點,晉江中國強縣的前5名,福建省經濟實力最強的一個縣級市。
剛才劉會長講的,我覺得他講到晉江的五點經驗,講得一些基本的原則,對于下一步我們人居環境的改善確實有指導意義,朱院長講的我感同身受。
現在有一個問題,中國的各個城市好也罷,不好的也罷,有三類東西決定。一種權利、資本和專家。三類人都有責任,可能很多負面的東西和權利和資本高度相關。現在專家也開始注重資本和權利。很多專家自己當市長的時候發現他的城市沒有改善,依然在按照權利和資本的游戲做出一些不怎么樣的規劃和建筑。所以中國的這個問題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不是發中央文件可以解決的問題,可能需要非常大的改善。
人居環境點點滴滴的做法對于各個城市非常有價值。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兩個主題詞,一個特色小鎮,一個鄉村振興。特色小鎮是開發商最熱衷的領域。
特色小鎮,特色小鎮是歐美學過來,由浙江省率先推出來,完了以后國家部委作為一個很重大的東西上升到政策,基本上三個部委前年搞1000家,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有一個重要提法,引導特色小鎮健康發展,特色小鎮也不能粗放的發展,特別是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特別重要的理念,速度、數量粗放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這是特別重要具有轉折意義的東西,不僅對城市設計規劃,對于特色小鎮也是這樣的。特色小鎮從現在來看有幾個最基本的要素,要有區域特色。任何一個小鎮也好,城市也好要有可識別的,要有自身特色,區域文化特色,小空間緊湊型,同時不能搞成傳統的產業產區。基本要素是還有一個,不是行政單元,浙江提出的是三平方公里是新的發展平臺。特色小鎮實行創建制不搞審批制,可能審批1000家到此結束了。有沒有第三批都是一個問題。投融資模式采取的是以市場、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方式,和以往小城鎮發展非常不一樣。以往采取政府和農民籌資建設小城鎮。多樣性,這是特色小鎮非常突出特點,我們最好不要搞什么退一標準,政府一搞統一標準千篇一律,很多是政策一致要求的結果。所以我們最好回避這件事。
特色小鎮最關鍵是中國小城鎮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一個最新的坐標,所以現在大家看,追求差異化,特色化,因地制宜,挖掘自身的文化和特色。同時要求特色小鎮小規模,不要搞高大上的,以數量以擴張和面積為主的東西,小而美、小而優、小而特。最后展現出跨界、共享、融合發展的新形態。大概是這樣的概念。
最新的政策是,上個月國家四個部委出臺了一份指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最新的政策文件,下一步特色小鎮發展根據這個文件來,有幾個最新的東西。
第一特色小鎮就實際上三個部委的東西可能不行,納入新型城鎮化的范圍。這是11個部位部委指導的,這是指導機關發生很大的變化。第二因為現在目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非常大,嚴防特色小鎮變成地方政府進一步融資的新平臺。第三控制房地產化。特色小鎮我們了解,大概80%企業搞房地產所謂轉型,國家特別強制防止特色小鎮搞成房地產化。淡化包羅萬象,淡化行政審批,要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淡化數量要求,要以質量為中心,最后淡化政府包攬。
四個部委新政策還有一個重要的要領,國土部和環保部進來了,土地特色小鎮最重要是利用存量土地,換句話說新的增量土地不會很多,或者基本沒有,嚴禁挖山、填湖、破壞山水,這是基本精神。
十九大提出來鄉村振興戰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把鄉村村戰略作為一個重要戰略,現在我們在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我們也是規劃參與者。現在鄉村規劃,鄉村振興有幾個概念,和新型城鎮化協同。里面有一個重要的地方,特別是中國的鄉村振興不一定是全部振興,很多村莊也不一定會保留下來,因為正在城鎮化過程中。要和城鎮化協調,同時政府要加大投入,推進城鎮化背景下,鄉村的分類發展可能顯得很重要。有一些鄉村是要保留的,有一些注定要消亡。三產融合,最后鄉村振興戰略最重要的平臺,現在一個美麗鄉村戰略,還有一個綜合題,還有一個特色小鎮。
鄉村振興戰略中有一個新的提法,農村現代化,過去沒有這樣的提法。農村現代化反映國家對于城鄉關系新的看法、新的定位。農村現代化反映中央對農民定位的戰略,也就是對于鄉村的價值。原來我們對于農村只把他看到城市資源和產業發展補充,為城市服務。現在本身鄉村要現代化,居住部門、生態部門、文化價值開始政策,就是鄉村的這三個價值得到重視。農村現代化的提出對于我們現在正在開展的美麗鄉村建設,綜合體和特色小鎮是重要的政策支撐。下一步有關相應一系列政策會出臺。
第二個新提法,城鄉融合發展,和以前提出的統籌城鄉和城鄉一體化有差距,這是城鄉融合發展。下一步城鄉之間就不能變成鄉村為城市服務,應該是平等地位。如何發展也促進城市和鄉村的分工。很大一部分城市是城市,鄉村是鄉村,中間可能就是特色小鎮。
第三,特色小鎮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會發生什么作用?對于中國的中小城市,特別小城鎮發展是一種全新的導向,也是一種高質量發展的新的坐標。
第四,鄉村振興規劃的提法農業市農業優先發展,對于新空間和新生態的需求。
目前誰最關注特色小鎮?特色小鎮提出以來受到市場、民營資本、國有企業、地方政府的追捧,這個是不一樣的。前幾年民營資本大幅度下降,國家開放很多領域很多領域民營資本不跟進,對特色小鎮展現了興趣。我們接觸所有搞特色小鎮86%左右都是地產商。中企,大家熟悉的大公司都進入了特色小鎮。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就是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后,傳統產業產能過剩,傳統資源、煤炭、鋼鐵、石油價值相對下降,一些新的資源開始價值提升。我們發展產業從來沒有想到青山綠水是資源,沒有想到新鮮空氣是資源,當你講宜居,健康、養生,青山綠水就是資源。完全不同了。
目前農村所擁有的青山綠水,傳統文化,傳統村落,包括慢生活本身,包括早期雞叫已經成為一種新資源,而且價值在上升。
特色小鎮最重要的是開發特色資源,除了一些新經濟資源外,其余的一些特色種植,特色養殖,特色文化等等,基本上都應當是特色小鎮開發的資源,比如說北京宋莊非常好的特色小鎮,包括798等等。晉江有一個很有名的五店市,就是非常好的傳統體,如果做成特色小鎮非常有特色。
目前中國的城鎮化出現一種新的潮流,可能對于我們未來城鎮化趨勢會產生重大影響,就是城鄉資源開始了雙向流動,什么概念?100多年來中國的資源從來都是農村資源向城市單向流動,沒有城市資源向農村流動。但是現在這個局勢開始了。農村供給側升級迫于眉睫。
現在鄉村人才返鄉,城市資本下鄉正在形成新的潮流。
三產融合是下一步振興鄉村,農村下一步產業基本特征是三產融合。這里面最重要的一點,三產融合關鍵是挖掘農村的非傳統功能,傳統功能是農村生產糧食,現在除了生產糧食還有鄉土文化功能,精神功能,包括居住功能是下一步重點開發對象,正好是特色小鎮大有作為的領域。
可以發展農業主題公園,農業嘉年華等等,特色小鎮也是引導城市資本下鄉的一個特別重要的平臺。特色小鎮倡導的鄉土、文化、精神、生態、價值是成功小城鎮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中國原來我們最重視是生產功能,物質化東西,精神、文化放在后面,現在這邊的功能開始得到重視。
特色小鎮的新坐標,完善提升服務能力,改善人居環境,可能對于我們下一步中小城市發展,小城鎮發展提供一個新坐標。包括特色小鎮追求的生產、生活、生態融合,對于文化和人居環境追求,對于下一步小城鎮的發展、中小城鎮發展會產生相當大的導向和新坐標作用。
促進中小城市多樣化,也就是講的特色化發展,可能是防止鄉千層一面最重要的方面。
國家對于農村、鄉村的重視從來都不能說不重視,10年前我們是新農村,現在是振興鄉村,為什么收效甚微,新農村10多年城鄉差距仍然擴大。最關鍵的一點鄉村沒有人才。
我們的鄉村三高人群流失,高智商人考大學走了,第二高體能人出來打工,第三高顏值的人,鄉村美女嫁給老板,城鎮人。鄉村落后根本是造血能力沒有,所以那么多政策搞下來以后沒有解決問題,如何改變這一點,現在發現根據我的調研,鄉村田園綜合題和綜合小鎮特色正在改變人才流向。特色小鎮的建設、發展讓農村的三高人正在回流,城市投資者、城市設計人才,各類人才正在下鄉。最重大的意義在這兒。
鄉村振興,中國的鄉村之所以衰落和傳統的鄉紳階層消失有關系,現在特色小鎮為新的鄉紳提供非常重要的機會。萬達在貴州搞單鎮鎮長,可以帶動有相關的人下鄉,本身可以成為新的鄉紳。最重要的特色小鎮吸收鄉村三高人群回流,吸納城市資本和人才下鄉,是我們鄉村振興戰略最重要的一點。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