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環境的污染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的日益突出,養生農業已經逐漸成為新型的農業經營模式和發展方向,成為大眾所趨的熱點。建設田園綜合體既是一個重大理論課題,也是一個復雜的實踐問題,如何在遵循規律的基礎上走出有效路徑,創出一片新天地,需要我們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加以考慮。
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分享經濟發展的指導性意見》,是將分享經濟的發展推上了快車道!在健康養老領域,包括智慧養老、生態養老、旅游養老、旅居養老、游學養老等多種形式養老服務,將在分享經濟的影響下,積極創新商業模式,以創新推動行業發展,同時通過創新,讓分享經濟這種新經濟發展方式,真正融入到健康養老產業中,旅游、養老等領域共享企業平臺的發展,將引領行業,形成全新的發展模式!
因而,諸多業內人士逐漸將目光轉向鄉村,將康體養生帶入田園,賦予休閑農業新的功能,開拓休閑農業發展的新途徑,于是,田園養生開始出現在人們視線。
田園養生,是以鄉村田園為生活空間,以農作、農事、農活為生活內容,以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為生活目標,達到回歸自然、修身養性、康體療養等的目的一種生活休閑方式。
田園養生項目的建設講究品質和品位,沒有品質非凡的旅游環境、沒有奇趣自然的體驗項目,很難達到“休閑養生”的目的。想要做出品質和品位來,就要在開發過程中注重多種要素的相互融合:
1、將鄉村與田園融合
農業養生,以鄉村為載體,分為田園、村莊和自然三大板塊。在鄉村這一載體中,應以田園為主,以村莊為次,以自然為補充,做到田園的村莊化和村莊的田園化,將村莊和田園融合成一個整體,特別是將住宅建到田園中不宜耕作的地方,將田園變成住宅的庭院。比如在山嶺梯田種植作物,山頂建房造屋,建設村莊。
2、將自然與藝術貫通
自然與藝術的融合,就是在田園的設計中盡可能保持原貌,盡可能減少人為的改造,體現鄉村的自然性。同時,使田園、村莊和自然環境的設計更符合美學規律,符合養生者的審美需求,使其更具有藝術氣息,更有品質。
3、將養生與生產結合
田園養生是通過農作、農事和農活等方式,在實現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這一目標中,實現養生的目的。因此,在養生的過程中,將生產同時進行下去。將生產與養生融合,才能是真正的農業養生,達到養生與農業齊發展的目的。
4、將趣味與勞動結合
田園養生,就是要做到生活和勞動的結合。采茶作為勞動,講究的是采茶的速度、數量和質量;而作為生活,則是在保持一定的速度、數量和質量的基礎上,追求對采茶知識的認識、勞動的鍛煉、技能的掌握、樂趣的獲得,這便是一種生活化的勞動。因此勞動的場景中要融入生活的元素,如將田園設計成景觀化的田園,將工具設計成玩具式的工具等。
田園養生是新時代休閑農業開發的一種新的思路和渠道。這一渠道迎合了當代人注重養生的心理,同時充分利用了鄉村田園良好的自然環境,是未來休閑農業發展的一個良好的途徑。而要通過這一途徑發展休閑農業,則需要注重項目的品質,將多種元素進行融合,通過對外在的景觀、物產、設施等的打造,以及農耕的體驗、文化的發掘等做起,從根本上提升項目的內涵,如此才能達到吸引游客,提升休閑農業項目價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