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已成為中央重視的關鍵點,特色小鎮建設的重要性不斷顯現,是經濟轉型升級、城鄉統籌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本文從不同角度入手客觀闡述了特色小鎮建設及其必須高度重視補齊生態環保短板。
在“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大力建設特色小鎮,符合新時期生態文明建設以及環境保護的客觀要求。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各地區應當根據自身各方面情況,圍繞存在的問題,多角度補齊生態環保短板,不斷加快特色小鎮建設步伐,充分彰顯地區特色。
一、特色小鎮建設
從某種意義上說,城市化屬于人類社會進化的一種必然趨勢,在不同歷史發展時期,由于歷史文化、經濟發展水平等各不相同,不同國家以及地區所形成的城市化模式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就特色小鎮來說,便是社會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形成的一種全新模式,其和區位條件、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區域生活方式、政策導向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就特色小鎮而言,和行政建制鎮、產業園區等有著較大的區別,以特色產業為中心,業態定位、社區功能等明確化,不局限于大城市周圍的小城鎮,也包括區域較大村莊。由于特色小鎮以城市環境為基點,注重產業特色,利于提高區域產業資源的集聚程度,服務于產業發展目標,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科學補齊生態環保短板。
在新型城鎮化建設背景下,特色小鎮已成為必不可少的載體,一種核心發展模式,注重將“經濟、文化、生態”等要素有機融合,便于充分發揮特色小鎮多樣化功能,傳承文化、調節經濟結構等,從根源上科學解決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類不協調發展問題,也就是說,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特色小鎮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利于科學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促使城鄉走上一體化發展道路,不斷加快新型城鎮化以及鄉村振興步伐,為建設共同富裕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二、特色小鎮建設必須高度重視補齊生態環保短板
1、優化完善環保法律法規
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我們必須立足基本國情,全面、客觀分析各地區特色小鎮建設具體情況,尤其是存在的問題,優化完善已構建的環保法律法規,科學補齊生態環保短板,不斷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步伐。我們要以特色小鎮建設為切入點,結合存在的生態環保短板,制定全新的環保法律法規,明確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禁止、限制”的地域范圍,確保各地區準確把握適合特色小鎮建設地域范圍。在改建老城過程中,地區要充充分彰顯小鎮特有的風貌,保護好小鎮極具特色的文化遺產、生態環境等,明確特色小鎮建設中空氣質量達標指數、生活污水處理率、特色風貌保護等多方面要求。在此基礎上,我們要以特色小鎮建設為切入點,對特色小鎮管理者提出針對性要求,將小鎮環境質量放在關鍵點,作為政績考核的關鍵點之一,要求相關部門全方位動態監督管理特色小鎮一系列環保事務,大力支持特色小鎮建設。
2、科學修復小鎮生態環境,大力建設環保基礎設施
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修復小鎮生態環境,優化環保基礎設施是補齊生態環保短板的關鍵性方面,利于在發展特色小鎮產業的基礎上,科學保護小鎮生態環境。各地區應全方位客觀分析自身所具有的特色產業,以此為基點,科學修復小鎮生態環境。以“休閑旅游類特色產業”為例,在建設特色小鎮過程中,地區要客觀分析當地水文、氣候等因素,科學選擇適宜的原生植被植草,在一定程度上擴大當地綠化面積,科學規劃生物多樣性,不斷恢復小鎮的生態環境,優化利用特色小鎮豐富的旅游資源,大力發展休閑旅游類型的特色產業,促進特色小鎮經濟持續發展。地區要加大在環保基礎設施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科學建設小鎮生活垃圾處理廠、生活污水處理廠,注重小鎮污染物排放情況等,不斷提高小鎮生態環境質量。要科學規劃小鎮學校、工廠、居民區,促使企業樹立清潔生產理念,盡可能減少生產末端污染物排放量,并對其進行合理化處理,科學保護特色小鎮生態環境。
3、開展多樣化的環保宣傳教育活動
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各地區應意識到強化當地居民環保意識的重要性,是補齊環保短板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各地區要根據特色小鎮建設要求,根據建設重點與難點,開展多樣化的環保宣傳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護氛圍。我們要采用多樣化形式對特色小鎮的管理者、黨委政府等工作人員進行針對性培訓,引導他們學習新時期環保政策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等,強化他們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環保意識,樹立全新的環保理念,在工作決策、工作任務執行中將環保理念落到實處,科學開展不同形式的環保工作,加快特色小鎮速度。在此基礎上,我們要優化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比如,微信公眾號、APP客戶端,結合多樣化的環保宣傳教育活動,全方位大力宣傳環保知識,對居民進行必要的環保教育,具備必要的環保常識,全方位正確認識特色小鎮建設,借助公眾環境維權等,引導特色小鎮居民積極、主動參與到特色小鎮建設中,尤其是所開展的環保工作,大力支持特色小鎮建設,不斷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確保特色小鎮建設中生態環保短板順利補齊。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我們要全面、客觀、正確認識出現的生態環保短板,將其放在關鍵性位置。我們要客觀分析特色小鎮內涵、特點、性質等,全方位準確把握各地區特色小鎮建設中出現的問題,以生態環保短板為切入點,優化完善環保法律法規,科學修復小鎮生態環境,大力建設環保基礎設施,開展多樣化的環保宣傳教育活動等。以此,有效補齊特色小鎮建設中的生態環保短板,促使特色小鎮走上健康穩定發展的長遠道路。
在這樣一個新起點上,我們一定要化解資源環境新難題,使生態共建共享的全民共識,成為一種源自內心的認同感與維護感。這不僅是一種發展理念,一種行為規范,更要進入人們的血液骨髓,成為一種生活的習慣方式。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快建設產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的特色小鎮,做到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彰顯特色小鎮的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