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2日,住建部門公布全國第二批特色小鎮名單,認定初具規模的276個小鎮入圍備選。可見特色小鎮建設正在形成全國普及化態勢。小鎮在建設過程中,也伴隨不少問題,亟須給予一些“冷思考”。
據了解,在當前“特色小鎮熱”的背景下,許多建設部門要求在一定期限內,在全國建設上千特色小鎮,各省級城規部門也跟風爭上,紛紛計劃在未來建設地方特色小鎮上百多個。對此,政府呼吁有關部門務必為特色小鎮熱降溫,提前避免特色小鎮重疊、交叉,同質化等問題突出。那么,怎樣真正做到“特色”,如何從眾多特色小鎮中脫穎而出,又如何促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這考驗著小鎮規劃方的智慧。

特色小鎮怎一個“特”字了得!
國內特色小鎮的熱潮正愈演愈烈,然而一系列并不“特色”的小鎮層出不窮。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同質化的現象也開始出現。
7月10日,住建部門發布《關于保持和彰顯特色小鎮特色若干問題的通知》指出,特色小鎮的培育尚處于起步階段,部分地方存在不注重特色的問題。事實上,這與大批特色小鎮只重視形式而不重視文化內核有著直接關系。有項目借特色小鎮巧立名目迅速圈地,但卻沒有相應的戰略規劃以及足以支撐新型產業鏈的文化內核。同時,也有項目存在光有長遠戰略規劃卻缺乏相應建設運營經驗的問題,只能在摸索中復制其他小鎮經驗,最終使得“特色小鎮”千篇一律,失去核心競爭力。
相關領導仇保興提出評估特色小鎮的新模式。他認為,好的特色小鎮應該具備從下而上的自組織、與周邊環境共生互補、多樣性、與主城區形成強連接、企業集群化、面向全球開放、超規模性、節能減排微循環、主動應對環境變化的自適性以及協同效應等10個方面的特征。與之相反,差的特色小鎮則有他組織、兩張皮、雷同等缺陷。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李鐵指出,在發展特色小鎮的同時要注意三個問題,
第一個,“特色”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經驗。
第二,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面照搬照抄。
第三,要學習國際經驗,促進國際合作,實現聯合國人居署提出的可持續化的城鎮化發展道路。

特色小鎮IP之戰
隨著特色小鎮的競爭進入白熱化,下一階段,特色小鎮比拼的將是IP。
IP的借鑒與融合
特色小鎮的IP代表著個性和稀缺,也是小鎮獨特屬性的標簽。業界認為,如果特色小鎮沒有這種理念內容的植入,有的只是鋼筋水泥的混合體,也無法避免同質化競爭的命運。小鎮擁有了IP必然具備獨特的核心吸引力,與其他同類IP可以形成鮮明的區隔,如果可以與自身產業特色完美契合,必然能對市場形成一定的激活效用,也有利于提升產業引入能力和客戶黏性。
IP的匯聚和協同,既豐富了整個山水主題小鎮的產品及服務,同時將單一的主題樂園產業衍伸為圍繞文旅休閑打造的產業平臺,提高了產業附加值,契合了特色小鎮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初衷。
IP運營大挑戰
大的IP資源對于主題樂園來說司空見慣,如上海迪斯尼、在建的北京環球影城等,但在特色小鎮中并不多見。如何將特色IP資源與特色小鎮模式有機結合,對引入IP的運營商來說成了一種挑戰。而作為全球領先的文旅生活資源整合運營商,山水文園集團在摸索中找到一種特色小鎮運營IP的新思路。
山水文園集團旗下的浙江山水主題小鎮規劃館在浙江海鹽亮相。目前,除了美國六旗,山水主題小鎮已陸續吸納了眾多國內外一線品牌、國際超級IP加盟。如引入法國PVCP旗下海航璞蔚公司的石頭季度假村產品,主打親子短途度假產品;簽約羅納爾多國際足球學校,在山水主題小鎮開設全日制足球學校等。
在融合當地文化基礎上,浙江山水主題小鎮項目設置了游樂板塊、濱海度假板塊、商業板塊、醫療養生板塊、居住板塊、生態休閑板塊、文化藝術板塊、酒店板塊八大業態體系。根據各自特色,將每一類強勢IP分別納入對應的板塊。
特色小鎮轉型升級樣本
“從小鎮特色產業性質的不同演化階段來看,特色小鎮經過‘小鎮+一村一品’的1.0版,‘小鎮+企業集群’的2.0版,‘小鎮+旅游休閑’的3.0版,如今進入‘小鎮+新經濟體’的4.0版。”仇保興表示。
在仇保興看來,4.0版的特色小鎮實際上是一個孵化器,有一個創新的產業鏈,它還應能夠借助于互聯網和城市的創新體系,融入全球的價值鏈。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認為,特色小鎮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農村,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戰略節點,需要有眼光的優秀企業家和有作為、敢擔當的政府共同合作。這意味著參與特色小鎮建設和運營的企業面臨著更高要求。
浙江山水主題小鎮
在特色小鎮轉型升級趨勢下,山水文園集團深知建設和運營特色小鎮的不易,因此從一開始就下足了功夫,在規劃浙江山水主題小鎮之前做了大量功課。
一方面,山水文園集團充分利用海鹽縣現有的優越旅游環境資源,謹慎開發,保持了現有的格局,同時將海鹽傳承千年的文化打造為小鎮的核心項目之一,以文化為魂,真正孕育出別具一格的特色小鎮。另一方面,浙江山水主題小鎮并非墨守成規,在匯聚了眾多國際級IP的同時,又能讓它們在山水文園集團打造的綜合文旅平臺上各司其職、共同發力。
勇于創新,融入全球價值鏈,文化傳承與國際IP相互映襯,眾多IP井然有序、交相輝映,充分體現了山水文園集團強大的綜合運營能力以及本土化管理特色,為眾多茫然無序的“無特色小鎮”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在長期關注特色小鎮發展的市場人士看來,這種匯聚超級IP資源的平臺化運營模式,或許可以打破特色小鎮熱潮中難以解決的迷局。(文/網絡)